《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实施方案》
- 2014-08-04 17:07:11
- 3710次
- 原创
东文明委〔2014〕2号
各县区文明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
现将《东营市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4年1月17日
东营市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社区志愿服务这一重点,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困难特殊群体,广泛开展以社区家政、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环境美化等为内容的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让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和家庭,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二、活动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大力开展“暖巢在行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深化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为空巢老人打扫室内卫生、清洗换季衣物、检修水暖电气、代购物品、代发信件、代缴费用,宣传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生活常识。组织医疗卫生和应急救护志愿者为空巢老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进行义务健康查体,陪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医取药。大力开展亲情陪伴,组织志愿者到空巢老人家中,陪他们唠家常、读书报、玩棋牌,给老人们更多的精神慰藉,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防治心理疾患。组织社区内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建立服务队,开展社区老年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责任单位:市妇联、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司法局、市老龄办、东营供电公司、市邮政局,各县区)
(二)大力开展“守护在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成熟的志愿服务模式,对社区内的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开展教育辅导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进社区,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依托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妇女儿童之家、心理健康辅导室等平台,组织志愿者为孤困儿童、外来工子女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托管服务等;组织志愿者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和寄宿制中小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互动。(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职业学院、市技师学院,各县区)
(三)大力开展“真情系‘候鸟’”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医疗卫生志愿者到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平稳心态,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组织社区学雷锋志愿者到农民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组织志愿者帮助农民工义务购票,到长途汽车站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出行咨询、运送行李、照顾老幼等服务;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对农民工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宣传普及安全知识,以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条规,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帮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针对节日期间留守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组织志愿者开展大拜年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司法局,各县区)
(四)大力开展“助残在行动”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社区家庭助残志愿服务,以有专业技能的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各级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者、低龄老年人为主体,为残疾人提供打扫室内卫生、清洗换季衣物、修缮辅助器具和无障碍设施等生活照料志愿服务。组织医护人员为残疾人举办康复讲座,进行义务健康查体,陪残疾人就医取药,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和辅导。开展协助残疾人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的申请及落实手续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市残联、市卫生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
(五)大力开展“好人在身边”关爱身边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广泛宣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志愿服务事事可为”的理念,发动每一位社区居民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积极参与邻里互帮互助、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自身特长积极参加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用志愿服务使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关爱。(责任单位:各县区)
(六)大力开展“环保在行动”关爱身边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结合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社区居民和广大学雷锋志愿者,清理卫生死角,洁净家园;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倡导文明新风,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组织社区平安志愿者积极参加治安巡查、禁赌禁毒和防范违法犯罪等工作;依托社区物业服务公司,联合社区、居委会,组织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安全手册,普及防火防盗、应急避险等知识。(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区)
(七)继续开展“四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文体、科教、卫生、法律四个方面加大志愿服务力度。积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志愿者义务为群众举办文艺演出、读书会、文化讲座等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深入社区,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咨询。开展普及健康知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科普志愿者就科学饮食、医学保健等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为群众传授科学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法律工作者长年走进社区,为居民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医疗健康、心理咨询、环境卫生服务,努力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科协、市社科联、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各县区)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将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明确大力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进社区的路径载体,突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迅速启动一批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实事项目。要把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与“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并在春节期间形成一个志愿服务的高潮。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单位活动方案于1月27日前报市创城办,邮箱:dywmb@126.com,电话:8381826。
(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做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社区要积极整合各网格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以社区志愿服务站(点)为阵地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常态、有长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需求对接制度,积极搭建志愿服务需求对接平台,增强志愿服务针对性。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记录、嘉许和回馈、保险、社工带志愿者、党团员带头做志愿服务等制度,大力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利用条幅、滚动字幕、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内容和活动进展,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及时推广各县区、各部门、各级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成功做法、活动亮点及成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推动形成志愿服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