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红领巾益起来”经典咏流传宣传志愿活动142期(34中暖风徐徐志愿小队)
编号 2019007884 服务区域 辛店街道
服务地点 钻井公园 所属团体 东营市胜利第三十四中学“星星火炬”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吕* 联系电话 1586546**** 1336151****
服务时长 1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2-17 13:30:00 至 2019-02-17 14:40:00
活动详情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影响犹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潜移默化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象牙塔内,红领巾学习经典,了解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倾听历史不朽的风骨铿锵,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胜利第三十四中学“星星火炬”志愿服务队便以志愿服务为载体,长期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伴文明宣传发扬光大。 元宵节前夕,为让市民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从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2月17日下午,“星星火炬”服务队“暖风徐徐”志愿小队的志愿者们依托“红领巾益起来—经典咏流传”志愿宣传活动再次来到胜北公园,以宣传汉字演变、节日风俗、诗歌吟诵的方式庆祝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传诵中华经典。 为了更好的宣传,做好志愿活动,事先同学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准备了稿件反复练习。在宣传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仪态大方、伶牙俐齿,把元宵节的历史文化讲得生动形象。本次讲解内容有“元”、“春”字的汉字演变,以及和元宵节有关的诗词、风俗及历史典故。张涵宇这样为市民讲解元宵节的“元”字:古代甲骨文、 金文均是在 “人” 的头顶上加一两笔指事符号, 表示头顶是人体的元、开始,所以又将众人的头领称为 “元首” 。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以观花灯舞龙舞狮等方式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黄许杰同学准备充分,把汉字“春”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直到现代写法的演变写在纸上,一边让市民看图,一边讲解其中的演变过程及内涵,声情并茂,道出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也让市民大开眼界,连连称赞。袁静雯同学则给小朋友讲解关于元宵节的典故及传说,小朋友们像是听故事一样,一直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李明哲、孟祥彬同学讲解踩高跷、元宵的做法等,宋瑾诺邀请市民猜灯谜、共同吟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互动其乐融融。志愿者们讲解之后,同时也把新年的祝福语送给市民,祝福好运“元元”不断,快乐“元元”不竭,幸福“元元”而来,生活“元元”满满!市民满心欢喜。活动现场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感染着每一位游园的市民,他们亲不自禁的跟着队员们一起学习经典、吟诵古诗、补充历史习俗。 胜利三十四中学积极开展“红领巾益起来”经典咏流传宣传活动,希望通过志愿者们的的身体力行,去影响、感召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积淀的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文明润心田,经典咏流传。志愿服务路上,“星星火炬”在行动!(总结:张涵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过后,元宵节是最值得纪念的节日。2019年2月17日下午13:30-14:40,“暖风徐徐”志愿服务队在钻井公园举行了“红领巾益起来”经典咏流传元宵佳节宣传志愿活动。小小志愿者不怕严寒,认真地听从志愿者家长的安排,首先排列整齐拍摄了祝福视频,大家整齐地喊着口号:“三十四中暖风徐徐志愿服务队祝您:好运‘元元’不断,快乐‘元元’不竭,幸福‘元元’而来,生活‘元元’满满。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家长志愿者们及时将展示小队风采的视频发到班级群,向老师家长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接下来由宋瑾诺同学详细地讲述整个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同学们排好顺序依次说明各自的宣讲主题,接着结成对子向公园里的人们讲解有关元宵节的习俗及文化。袁静雯同学给公园里游玩的小朋友声情并茂地演讲元宵节的传说,得到了小朋友崇拜的拥抱;宋瑾诺同学仪态大方地朗诵元宵节诗词并进行猜灯谜游戏,市民们热情回应、连连称赞;黄许杰、张涵宇同学向正在锻炼身体的老人们详细讲解了古代“春”、“元”字的演变及意义;李明哲、孟祥斌同学向正在公园踢球的中学生哥哥们讲踩高跷的由来及元宵的做法。得到了学长们的掌声,他们纷纷表示也要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通过这次元宵佳节志愿活动的开展,让小小志愿者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懂得了元宵佳节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他们口才与胆量。(总结:李明哲) 活动组织:吕云霞、宋瑾诺 活动上传:黄许杰 活动总结:张涵宇、李明哲。以上5人象征性记录一工时。袁静雯未注册,无法添加工时。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