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胜利34中“星星火炬”书香伴成长-经典永流传-共读《论语》第73期
编号 2019014159 服务区域 辛店街道
服务地点 胜利三十四中六年级四班 所属团体 东营市胜利第三十四中学“星星火炬”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王* 联系电话 1322051**** 1322051****
服务时长 1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3-14 10:00:00 至 2019-03-14 11:00:00
活动详情

2019年3月14日上午10:00-11:00胜利第三十四中学第八次共读《论语》读书交流活动在六年级四班教室里举行。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梅永伟和王春红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心的组织。王老师组织朗读者张熙婷和齐思杰等同学对朗读的内容——《论语》八佾篇第47-51篇的内容进行了分工,她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所朗读的内容制作成PPT。 梅老师对朗读内容进行细心指导,例如八佾篇中讲到: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里面的“射”指的是什么呢?梅老师耐心给她们讲解到:射是指射礼。起源于人们借田猎而进行的军事训练活动,进而发展成为以习射观德、求贤选能为目的的礼仪形式。梅老师要求他们不能光看意思,也要了解意义,这样才能对《论语》的精华掌握地更加牢固,在梅老师的指导下,小朗读者们对诵读内容进一步加深,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朗读,并对此次活动充满了信心。 读书交流活动正式开始后,由张熙婷、齐思杰同学分别向大家分享了《论语》的部分内容。当听到她们清脆的朗读声: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当她们从容自若地向大家讲着:“孔子说:“对于行禘祭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等等内容,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家仿佛看到了一幅孔子和他弟子在谈论祭礼的历史画卷。 通过这次的读书分享,增加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更深层次地理解。 活动组织管理:梅永伟(活动前对两位志愿者的辅导) 活动上传:齐思杰 活动总结:张熙婷 (备注:此次服务时间为一小时,组织者梅永伟,王春红分别记录1工时。分享者齐思杰,张熙婷分别记录0.5工时。活动组织:梅永伟,活动上传:齐思杰,活动总结:张熙婷象征性加1工时。)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