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善助学关爱老兵部第1期活动“陪志愿军烈士家属赴朝祭英烈”(三)
编号 | 2019022240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朝鲜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千善助学中心 |
联系人 | 常* | 联系电话 | 1860546**** 1860546**** |
服务时长 | 18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04-04 05:00:00 至 2019-04-04 23:00:00 |
4月4日第三天 4日,东营市千善助学中心的志愿者和烈士家属们都起得很早,早上5点,大家都已经洗漱完毕,迫不及待的准备奔赴朝鲜。 据同行的烈士家属介绍,刘庆文老人在头一天晚上几乎没有合眼。即将进入朝鲜,时隔69年找到亲人的墓地,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激动。吃过早饭,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家属赴朝鲜扫墓团正式出发了。 辽宁丹东和朝鲜新义州隔着一条鸭绿江,扫墓团一行人从辽宁丹东海关出境,乘坐大巴车前往朝鲜新义州。扫墓团抵达丹东海关后,赶上朝鲜人员办理出入境手续。在经过两个小时的等待后,开始办理出境手续。 办理完出境手续,大家踏上了开往朝鲜新义州的大巴车。大巴车是经过鸭绿江新桥进入朝鲜的,新桥分上下两层,上层出国,下层回国。新桥和断桥比肩而立,是一座崭新的桥梁,更加映衬出断桥的沧桑。汽车在大桥上通行缓慢,经过十分钟的时间,扫墓团进入了朝鲜新义州。 在新义州进行了安检后,扫墓团成员乘火车抵达了新义州火车站,大家从这里出发,乘火车前往平壤。踏上了赶赴朝鲜平壤的火车,大家感到新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见到亲人墓地的期待。 “等了69年,终于等到了。”在缓慢行驶的火车上,来自南京的丁钟康老人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父亲当年参战的峥嵘岁月。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如今时隔69年,他们重新踏上当年父辈们战斗过的土地,却是为了祭奠英灵,而且是第一次祭奠。 今年丁钟康老人已经年过七旬,这次前去扫墓的烈士家属中儿子这一辈的为数不多,还有刘洪武、刘庆文等人,他们和丁钟康老人的心情一样沉重。“能找到父亲的墓,此生无憾了。”丁钟康老人提起父亲涕泗横流。 再慢的火车也有到站的一刻,平壤和平繁华的景象将烈士家属们的思绪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拉回:烈士们,我们离您又近了一步。 从火车站换乘大巴,终于抵达了平壤的两江饭店。在朝鲜住宿的两晚上,都是在这家酒店。经过一天的车程,大多数人比较疲惫。吃过晚饭,早早休息,等待第二天清明节的到来。 千善助学的志愿者在一天的行程中,竭尽全力照顾东营烈士家属,并尽其所能帮助80人扫墓团中的人员。在经过当天的总结会后,晚23点,千善助学志愿者第三天的行程结束。 活动组织:常桂亮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体调度,负责志愿者任务的安排。盖文彬为本次80人赴朝鲜扫墓团的领队,负责清点人员。 摄影摄像:常桂亮、聂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