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千善助学关爱老兵部第1期活动“陪志愿军烈士家属赴朝祭英烈”(四)
编号 2019023026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朝鲜 所属团体 东营市千善助学中心
联系人 常* 联系电话 1860546**** 1860546****
服务时长 18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4-05 05:00:00 至 2019-04-05 23:00:00
活动详情

4月5日第四天 4月5日正值中国清明节,已经奔赴朝鲜的烈士家属从平壤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分别抵达了开城、安州等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开城市松岳山下。开城是朝鲜停战谈判会场所在地,最初作为停战谈判会场的来凤庄和后来的板门店都在开城。这里安葬着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烈士陵园四周群山起伏,苍松翠柏环绕,陵园大门上用中朝两种文字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英烈埋骨处,烈士家属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70余名烈士家属举行了简短的悼念仪式。家属们敬献花篮后,家属代表宣读了悼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我们的亲人们,六十多年前,为了保卫新中国,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我们的亲人,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奔赴抗击以美国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发动的侵略战场,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建立了革命友谊!亲人们,趴冰卧雪、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履行了保家卫国的使命!年轻的生命长眠在异国他乡这片热血铸就的土地上,与苍穹相伴,与日月同辉……山河已无恙,英雄当归家,期待我们的亲人回归故国家园!烈士们,安息吧! 悼词宣读完后,全体人员默哀,随后大家各自寻找亲人的墓地。在4号墓前,志愿军烈士刘安治的家人们在坟头添了一把家乡的土,墓前摆上了家乡的欣马酒,一家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默默流泪。 刘安治的儿子刘洪武今年已经70岁,当年父亲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他只有一岁,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父亲的安葬地,如今来到父亲墓前,他默默流泪,感慨万千。来自河北迁西的刘庆文老人的父亲也安葬在4号墓,和刘洪武的默默流泪不同,刘庆文失声痛哭,宣泄出了这些年压抑在内心的感情。“爸爸啊,我的好爸爸,我好想你,69年了,我找你找的好苦啊……” 刘庆文老人今年已经77岁了,如今四世同堂,可始终不能忘却的一件事,就是找到父亲的安葬地,和父亲说说家里的情况。如今终于找到安葬地,刘庆文和儿子、孙子一起跪在墓前,“爸爸,我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得知你牺牲了,她没有改嫁,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母亲过得不容易,常年劳作,思念成疾,临去世大喊你的名字,我们一家永远不会忘记。现在我已经有重孙子了,四世同堂,父亲你是不是也为我高兴。” 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有24个墓,但只有12个墓有烈士名单,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上按照墓的顺序按姓氏笔画刻着烈士名单,剩下的12个墓是无名墓。 同样是国家英雄,同样是埋骨他乡,无名英雄更加让人敬佩。东营市千善助学的志愿者主动组织这次前去扫墓的烈士家属们一起祭扫了12个无名墓。大家在每个墓前三鞠躬,随后献上一束白色的菊花,追忆志愿军烈士。 在祭奠完烈士们后,志愿军烈士家属们一起合影,并再次唱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嘹亮的歌声在松岳山下久久回荡。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完后,烈士家属们还来到位于平壤的中朝友谊塔,敬献了鲜花,翻阅了塔内大理石台上摆放着的烈士名单,追忆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晚23点,经过总结会后,千善助学第四天的行程结束。 活动组织:常桂亮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体调度,负责志愿者任务的安排。盖文彬为本次80人赴朝鲜扫墓团的领队,负责清点人员。 摄影摄像:常桂亮、聂金刚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