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第三十四中学书香伴成长—经典咏流传--共读《论语》第84期读书交流活动
编号 | 2019024792 | 服务区域 | 辛店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市胜利第三十四中六年级四班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胜利第三十四中学“星星火炬”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苏* | 联系电话 | 1322051**** 1322051**** |
服务时长 | 1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04-23 08:00:00 至 2019-04-23 09:00:00 |
活动总结: 201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青少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书籍,上午8:00-9:00胜利第三十四中学第84期共读《论语》读书交流活动在六年级四班教室里举行。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梅永伟和王春红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心的组织策划。王老师组织朗读者张熙婷和齐思杰等同学对朗读的内容——《论语》的里仁篇的内容进行了分工,她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所朗读的内容制作成PPT。 梅老师对朗读内容进行细心指导,例如里仁篇的第五条内容讲到: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梅老师讲到:这里面的“颠沛”的意思指的是倾覆,仆倒。在这里引申为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无法好好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无法永久地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梅老师要求他们不能光看意思,也要了解意义,这样才能对《论语》的精华掌握地更加牢固,在梅老师的指导下,小朗读者们对《论语》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对此次活动充满了信心。 读书交流活动正式开始后,由张熙婷、齐思杰同学分别向大家分享了《论语》的部分内容。当听到她们清脆的朗读声: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当她们从容自若地向大家讲着: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喜欢人和厌恶人。”等等内容,同学们津津有味听着他们讲述,细细品味文中的道理。 通过这次的读书分享,让同学们畅游在经典文化的长河里,领略经典文化带来的古韵。最后,梅老师要求同学们要做一个好读书的青少年,多读经典书籍,让读书成为习惯,真正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青少年。(张熙婷) 备注:此次服务时间为一小时,组织者梅永伟,王春红分别记录1工时。分享者齐思杰,张熙婷分别记录0.5工时。活动组织:梅永伟,活动上传:齐思杰,活动总结:张熙婷象征性加1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