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2019年5月1-2日麦田计划东营分社临沂走访活动
编号 2019027492 服务区域 朱田镇
服务地点 临沂市费县朱田镇、沂水县崔家峪镇 所属团体 东营市麦客志愿服务中心
联系人 周* 联系电话 1390546****
服务时长 30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5-01 05:00:00 至 2019-05-02 21:30:00
活动详情

2019.05.01—02麦田计划进山春季走访活动总结 麦田计划就是一个纯民间的以助力贫困孩子上学为主的公益组织,成立了10多年,全国已有80多个城市都有麦田计划团队,都是主动了解后慢慢由当地志愿者自愿建立起来的。 5月1号,第一天。 这次东营麦田的走访活动为期两天,内容是前往200多公里外的临朐、费县、沂水县等地,走访当地的一批贫困学生,目的是通过走访掌握孩子家庭真实的情况,最终通过大麦田,帮助他们获得资助人提供的一对一的资助。孩子的前期资料来自于当地老师的收集和反馈。 其中,志愿者去走访的过程产生的油费、路费、餐费等,都是参与者大家共同AA。这次走访报名人数有20多位,这些人都是来自东营当地的各行各业。 这次活动,活动负责人雪影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并做了分工表,还打印了要走访的每个学生的名单以及家庭情况等资料,每个小组又设有一位组长,负责本组的活动,一共分为5个组,每组4人,每组有一位志愿者免费提供车辆,所产生的费用AA制。 东营麦田的一对一资助项目,在这边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就费县、平邑以及沂水县来说,之前就已经走访了很多孩子,资助了很多孩子。 出发前,领队雪影召集大家召开了出发前的动员会和分组会议,分发了走访资料,并布置和讲解了各组任务和路上安全注意事项。并要求为了减少浪费时间,提高效率,除了司机开车外,其余三人,要在路上根据分发的资料尽早熟悉孩子的家庭情况,规划好行车路线,以提高工作效率。 5点正,小组成员各自坐车从电厂家属区东门开始出发。 我和艾艾、杨校长以及爱丽丝、张老师一组,第一天的走访计划是走访8个孩子家庭。路上,艾艾开车,我们其余三人则拿着资料,开始熟悉孩子的情况,并规划着走访路线,经过大约2小时的路程,来到了李家庄小学。 前线的学校非常重视,早就为东营麦田的走访做好了准备,安排给每个组都一名老师带队陪同,带我们引路到走访的孩子家。这可不是学校的硬性工作,是老师牺牲了五一假期的。 张老师全程陪着我们,因为这些孩子都在不同的村庄,再加上语言不太方便,有了当地老师的陪同,会更顺利和方便。 走访的内容是,志愿者亲自去到孩子里,看看家里的真实情况,非常详细的把孩子家里的实际情况弄清楚,填写走访资料表,把所看到的房屋情况、住宿情况,家里用具等拍下来,最终上传至大麦田总部。 围绕这个家庭生活的收入和开支着手。详细到对方家庭有几亩地,种什么作物,种多少,种了多少果树,每年买化肥多少钱;家庭成员每月买米买油买菜手机费电费衣服费用大概是多少;家里欠债情况;生了什么病,吃了什么药,有哪些单据或者病例可以提供;家里是不是低保户,养老保险有没有,有没有在打工的家庭成员,多余的家畜或者农作物有没有出售的…… 上面我说走访的目的很简单,但是这背后是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一次次付出,过程可不简单。一次没问题,两次三次,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呢?要知道这可是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的。之所以全国各地的资助者,愿意通过网络渠道来通过麦田计划资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资料绝对可靠,都是志愿者们一个一个去调查走访而来,详细又真实。 所以,这些年来麦田计划每次有新的需要资助生名单公布,都是资助者们要“抢”着才能得到资助名额的。 其实走访的这些家庭,大多数贫困原因总离不开这两点:一是家庭突遇变故,造成孩子失去单亲或者双亲;二是家庭突遇大病造成家庭大额外债,造成家庭致贫。 我们走访的某个三年级学生小z同学,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双胞胎弟弟妹妹。小z同学的父亲患有脊柱炎,没有劳动能力,只能在家里做点轻微的农活,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只能帮着做点小事儿,家庭生活及其困难。 走访的小L同学,他母亲因为心脏病早逝,奶奶瘫痪卧床,父亲因为脑血栓行走不变同样失去劳动力,就靠年近80的爷爷支撑着这个家。经过询问,他们没有任何低保收入,因为没有评上低保户。我们组共走访了8个学生,学生分别住在九山官庄、西荆山头、磨峪等村庄,中午,我们在镇上的一个小店里每人吃了碗面,就开始了下午的走访。晚上赶到沂水宾馆时,已经是晚上8:30多了。 其他各组也都陆续回到集合地点,A、B、D、E组他们走访的学生分别住在李家峪、崔家峪镇、西虎崖、下庄、吕公峪、青石万等不同的村庄,第一天共走访学生37人;大家辛苦了一天,把东西放到宾馆房间,简单洗漱一下,到街上的大排档解决今晚的晚餐,大家一边吃一边聊着今天的走访体会和感想。 羽馨E组,计划走访7个同学,看到一个同学家里的特殊情况,父母双亡,爷爷年岁大,靠姑姑拉扯,而姑姑也有2个孩子,生活确实困难,看到这种情况,组长羽馨立即电话沟通东营麦田计划召集人虹姐,看是否能够资助条件,经过沟通,也把姐姐纳入到走访范围,填写了资助走访申请表。讨论着今天的走访,大家感触良多,有说不完的话题。回到宾馆,负责人雪影和几个组长又召开了第二天的走访安排会议。 5月2号,第二天。 由于第二天走访的孩子多,虽然很累,但还是5点就起床了,这个点宾馆的早饭还没有,大家统一意见不吃宾馆的早饭,早上5:30大家又按照各自的分工奔赴各个学校和老师接洽走访了。 我参加的C组,计划第二天走访费县9位孩子的,但是实际情况是走了一天下来,在各个山头来回转,来不及喝口水吃口饭,到了晚上7点还有三个孩子没有走访。 由于这次走访的孩子比较多,大部分都在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朱田小学的学生居多,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走访数量,最多的组9个,最少的也有6个,其他A、B、D、E组有的按照计划走访完了,有的也是没有按照计划走访完毕。 第二天共走访的学生40人,分布在夏蔚镇、西虎崖、下长庄等不同的镇和村。 陪着我们的C组走了一天的当地的王老师,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再去走访一位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他所在学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他班级里的孩子。他比我们更懂得这样孩子是怎么样的情况,也更明白这些孩子平时上学都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因为实在太晚了,麦友们跑了一天,今晚还要赶回东营,只能遗憾的对王老师说,我们会选个周末,尽快把未走访的孩子走访完。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总觉得“公益”“爱心”是一件多么高大上和遥远的事,也一直粗浅的认为,牵扯上公益爱心的人,一个个定都是有钱人,钱多的发慌又没事儿干。 直到有一天,我通过麦田计划开始走进这个世界,才发现,愿意去帮助别人的,未必全是有钱人,大富豪,或者是钱多的发慌又有时间的人。在麦田计划里的志愿者,他可能就是一名老师,也可能就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有可能是一名按部就班上班的工薪族,有可能是一名普通医生,有可能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也有可能是个体户。这些人,就是些普普通通的人,平凡的人,他们也有各自工作和家庭需要照护,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包容关爱的心。 我记得一个很小的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在海边,把他看到搁浅在海边的鱼儿,一条一条扔回海里。路人劝他,“搁浅的鱼儿太多了,你不可能把所有鱼儿都扔回海里的,也不会有人在乎你救了多少鱼儿”。小男孩没有停下动作,再次捡了一条鱼扔回海里说:“最起码,这条鱼在乎。” 很简单的道理,这世界上的不幸太多,我们也都大多在艰难的生活着,只不过我们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帮助能帮助的人。不是为了谁在乎,而是因为人性当中的那份善良,促使我们去做一些我们觉得是正确的事而已。 麦田计划的口号是“谢谢这些孩子,给了我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与其说是我们帮助了孩子,还不如说是谢谢我们走近的孩子们,走近你们也是完善我们个人的一个过程,能让我们善良的一面,得以释放和传递,最终也会让自己得到成长和收获。 本次活动走访成功,特此感谢:前线李连兴老师、张丽老师、刘镇武老师、张升莹老师、张海霞老师,他们是前线志愿者老师,不记录工时,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也感谢湘西麦友杨均(湘西老表)前来支持我们走访。 同时感谢艾才兰、朱振敏、卢保卫、刘志军、张伟五位麦友无私奉献车辆,供本次活动使用,为五位麦友点赞。 本次活动工时统计说明: 1、扣除来回路上时间4小时。 2、扣除两天午饭0.5*2=1小时。 3、司机一路开车很辛苦不扣除路上时间。 本次活动负责人谭雪影负责本次活动的人员召集、协调、联系、分组等统筹工作,象征性加1小时工时,总结撰写人员象征性加1小时工时。 1、负责人:谭雪影(5:00-20:00)+(5:30-21:00)-4-1+ 1=26.5小时 2、总结:范玉斌(5:00-20:30)+(5:30-20:40)-4-1+1=26.7小时 3、司机: (1)艾才兰、朱振敏(5:00-20:30)+(5:30-20:40)-1=29.7小时 (2)卢保卫、刘志军(5:00-20:00)+(5:30-21:00)-1=29.5小时 (3)张伟(5:00-20:00)+(5:30-21:30)-1=30小时。 4、其他麦友: (1)于振丽、毛晓婕、徐兴国(5:00-20:00)+(5:30-21:30)-4-1=26小时 (2)宋淑芹、韩杨初、李广辉:(5:00-20:30)+(5:30-20:40)-4-1=25.7小时 (3)赵彩玲、王爱娟、邱旭莹、郭宝录、郭兴旺:(5:00-20:00)+(5:30-21:00)-4-1=25.5小时 (4)杨玉文(7:00-20:30)+(5:30-18:40)-1=25.7小时 活动审核上传:张小凡1小时。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