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浓情端午叶飘香、我包粽子大家尝
编号 2019044141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黄河河口管理局机关食堂 所属团体 黄河河口管理局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卢* 联系电话 1396335**** 1396335****
服务时长 1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6-05 09:30:00 至 2019-06-05 10:30:00
活动详情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 绿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6月5日上午,黄河河口管理局组织职工开展“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我包粽子大家尝”志愿者服务活动。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常见的就有四种,其中有传说纪念屈原的,纪念伍子胥的,纪念孝女曹娥的,还有传说是古越民族图腾祭的等等。四种传说中,当属纪念屈原普遍被大众熟知。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世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上午9点,河口管理局机关食堂魏大姐把已经泡好的糯米、粽叶和所需的材料都一一准备齐全。参加此次的名志愿者活动职工,女同志居多,尽管个个都是“美食专家”,舌尖上的高手,但包粽子却算不上行家里手,有的甚至从未尝试过包粽子。为了过节讨个好彩头,准备现学现卖,好好拼一下,年轻的女职工洗净双手认真的跟着食堂的大师傅学习包粽子的技巧,“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经过简单的学习,他们快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领:卷起粽叶、填入糯米、加入馅料,粽叶上下翻飞,缠上棕榈绳,一捆一绕之间,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参赛的选手早已跃跃欲试,比赛分成四组,三分钟比赛时长,哪个组包的多且美观者胜出。折粽叶、放糯米、塞蜜枣、缠粽绳,动作娴熟,最快的仅用50秒就包完了三只粽子。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各显身手,忙得热火朝天。很快,一只只形态不一的粽子成型,堆满了盆。 活动第二天,食堂魏大姐将带有节日色彩的蒸熟了的浓情粽子分发给就餐的每一位职工,节日就需要有仪式感,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似乎更加有人情味,此次活动赢得干部职工的赞不绝口,大家觉得这样过节很有意义,体会到了浓浓的节日文化,也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撰稿:卢书慧) 活动中:纪文文、邢婷婷、薛菲三人中因工作需要中途离场,按半小时计算。 活动组织者:卢书慧+1=2h 信息上传者:杨萍萍+1=2h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