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兴盛社区“搭把手”课堂发起:善待家人,远离诈骗,守护稳稳地幸福(六)——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
编号 2019051627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兴盛社区工作站 所属团体 东营区东城街道兴盛社区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王* 联系电话 1865469**** 809****
服务时长 2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7-28 17:00:00 至 2019-07-28 19:00:00
活动详情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东营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发现就是咱们家里的“宝贝”却是骗子们眼中的“香饽饽”。针对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这个现象,7月28日下午,东营市公安局民警来到兴盛社区,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了反诈骗知识培训,并给社区志愿者带来了宣传资料,组织社区志愿者一起对社区居民进行反诈骗教育。 保健品诈骗、收藏品诈骗、非法集资,老年人受骗的重灾区,还有非法集资、鉴宝诈骗,受害人里老年人的比率都占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他们缺乏投资理财知识,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经不住诈骗集团中‘业务员’的软磨硬泡、以及所谓的高利润引诱。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在非接触性的通讯网络诈骗中,老年人也是通讯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比如公检法这一老套路,老年人很容易被吓懵。还有骗子冒充亲友借钱,说手头紧,老年人在电话中难以辨别亲友真伪,出于对亲情的考虑,他们(老年人)就把钱借出去了。”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容易轻信别人花言巧语,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其次,老年人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不相信家人,反而容易被骗子的嘘寒问暖忽悠,在收藏品诈骗案中,有的老人听信骗子的话,把购买的所谓收藏品包得严严实实,不让家人知道。”老年人防骗是个复杂的课题,需要警方、社区工作人员、子女等各方面一起努力。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然而所有诈骗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民警下午四点去东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电诈中心领取了宣传资料,四点半开始对小志愿者们进行了反电诈培训。民警对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知识培训,针对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财产问题进行了宣传,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做了解答。五点整活动开始,七点活动结束。民警带领社区志愿者们来到社区,志愿者们对社区的老人们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手段、类型,传授识别方法,劝诫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网络和财产安全意识,不贪图小利,遇事多与家人沟通,分辨清楚;同时增强警惕性,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七时活动结束,此次活动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材料近百份。 社区居民表示,通过这次给我们讲解的防诈骗活动,让我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能做一些诈骗的活动。如果发现附近的亲朋好友做这些活动,我们应该尽力的制止,劝解他们放弃。   社区的小朋友说:我保证今后不参加任何诈骗行动,如果发现身边的亲戚朋友有诈骗行为的话,我会劝告他们,并且让他们去公安局找警察阿姨自首。 活动开始时,钟源给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发放志愿者马甲、宣传材料,结束时,帮助收回志愿者马甲,并碟整齐,送回四点半课堂,象征性+0.5小时 活动组织、上传:王静,象征性+1小时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