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社区“搭把手”课堂发起.发放反诈骗手册(一)
编号 | 2019052697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兴盛社区工作站 | 所属团体 | 东营区东城街道兴盛社区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王* | 联系电话 | 1865469**** 809****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07-28 07:30:00 至 2019-07-28 09:30:00 |
新生报到期间通常是诈骗案高发期,尤其集中在新生入学的半个月内,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理财观念,大学生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的选择对象。7月28日上午,兴盛社区“搭把手”课堂联合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王静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了反诈骗知识培训,并给社区志愿者带来了宣传资料,组织社区志愿者一起对社区居民进行反诈骗教育。 王静七点钟到达“搭把手课堂”,准备好此次活动需要下发的宣传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七点十分志愿者陆续到达教室,民警先是对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知识培训,王静请同学们谨记简单易懂的防骗口诀,“天上不会掉馅饼,迅速致富全是坑,入室推销不可信,销售代理多骗人,生人搭讪要警惕,中介求职要小心,账户密码不外泄,老师号码给家人”。 王静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防止诈骗 1.戒除贪婪,勿信“天上掉馅饼” 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贪图优惠和方便,办理业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同学们切勿贪小便宜,遇到上门推销不要轻易购买;化妆品、洗发水、运动鞋或笔记本电脑等物品,骗子极有可能采用伪劣产品或以数量短缺等方式进行诈骗。防止银行卡诈骗、网上诈骗、电话诈骗,不要相信未经核实的退学费、中奖、捐助等信息、电话,不要贪图小利以免上当受骗。 2.信息保密,勿泄个人家人密 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个人情况、手机号码以及家中的电话号码等,手机中父母、亲戚的电话最好用真名显示,不要出现容易透露出双方关系的字眼。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轻易示人,不要将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学生证、校园卡、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给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以可乘之机。 3.提高警惕,勿信不明证件物 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博取同学的信任,会提供伪造的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4.及时沟通,勿让骗子钻空子 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实习、求职等到学习和工作场所之外的地点赴约、面试、就餐时,保持通讯畅通,牢记紧急求助电话。与家长约定好汇款条件、方式,让家长不要草率寄钱。凡是涉及钱财往来,或要求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的行为,必须三思而后行,至少应该先向家长或辅导员老师打个电话确认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5.消息通畅,勿使联络有盲区 经常把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一旦遇到情况能够迅速辨别真伪。不要单独与陌生人外出,即使是与同学朋友老乡有事外出也一定要向老师、家长或同班、同寝室同学告知去向。 七时三十分整民警带领社区志愿者们来到安盛南区的大广场、小广场,志愿者们对在安盛南区晨练的群众们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手段、类型,传授识别方法,劝诫群众一定要提高网络和财产安全意识,不贪图小利,遇事多与家人沟通,分辨清楚;同时增强警惕性,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活动中,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发放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手册,介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方式和社会危害性,要求广大群众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刻绷紧安全弦,对陌生的电话、短信、微信、QQ、电子邮件等慎重处理,防止上当受骗,造成财物损失。 九时三十分时宣传结束。此次活动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材料近百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深刻揭露其作案手段和危害,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实现了“全民参与、远离诈骗”的目的。 期中,志愿者进行培训二十分钟不计入工时。范红未加入兴盛社区志愿服务队,未能计入工时。 活动开始时,钟源提前到四点半课堂给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发放志愿者马甲、宣传材料,结束时,帮助收回志愿者马甲,并碟整齐,送回四点半课堂,象征性+1小时 活动组织、上传:王静,象征性+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