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数据提取实验志愿活动(二)
编号 | 2019068862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市中心城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第一中学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路* | 联系电话 | 1876662**** 1876662**** |
服务时长 | 7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08-22 00:00:00 至 2019-08-28 23:55:00 |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重点在家庭。如何在家庭中实现分类、实现减量?如何将分类工作持续下去?家庭人口、性别、年龄与垃圾总量有什么关系?平时我们作为废弃物丢掉的玻璃等低价值可回收垃圾在垃圾总量中的占比情况如何……在东营市城建局城市管理科的指导下,在市一中团委的支持下,我们以志愿活动的形式组织了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实验,目的有三,一是获取具体数据,二是通过实验体会垃圾分类如何有效开展,三是征求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相关建议。 为了确定志愿活动的模式,我们多次集合讨论研究,多次联系管理科、团委负责人、市文明办和志愿者总会,多次修改志愿活动倡议书,最终于8月14 将志愿活动倡议书在公众号上进行发布。一晚上的时间,组建三个微信群,参与人员达600多,参与的同学有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 我们一边通过公众号进行统一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垃圾分类实验的具体操作指导,一方面在微信群中针对每一个志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指导。在8月15日大家传到微信群里的交流照片中我们就发现精彩无限。为了称量,有的志愿者找出了古老的杆秤,有的同学动用了电子秤,有的同学用体重计做差称量…..很多同学在家里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有的打印了分类图标,有的废物利用支撑了分类纸箱……为了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我们还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拍称量的照片,进行显示示数,为方便记录日期,又教会大家在照片上加水印。 28号活动结束,我们分别从4个邮箱、3个微信群内让志愿者上传资料,趁着开学前的时间我们几个分工下载。平时下载个文件挺简单的,但是文件多了,下载起来真不容易,文件下载过程中,我们都要核对几遍,既要为参与的志愿者负责,又要尽量杜绝弄虚作假,下载过程中对着统计表核对参加天数,下载不成功或解压不成功的再联系志愿者进行上传。最终收取实验数据320余份。 通过参与组织本次活动,让我们了解东营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了解垃圾分类开展可能碰到的障碍;分析家庭垃圾主要构成、重量以及各项占比情况,提出我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和意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培养学生参与社会事务并深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9年8月22日—28日 活动组织:缪卓衡、倪晨皓、王奕铖、刘航志、赵轶坤、李凌涵 活动参与者:垃圾分类统计表中的人员 活动总结:倪晨皓 资料整理及统计:缪卓衡、倪晨皓、王奕铖、刘航志 活动上传:缪卓衡、刘航志 垃圾分类统计表说明: 统计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成员构成,主要看家庭成员对产生垃圾的影响;第二部分垃圾分类统计表,这部分主要是对家庭产生的垃圾按要求分类,称量,记录,统计,这是本活动的重点,由志愿者完成,也就是表中所写的统计人。 工时情况 活动组织:缪卓衡、倪晨皓、王奕铖、刘航志各加1小时 资料整理及统计:缪卓衡、倪晨皓、王奕铖、刘航志各加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