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晨阳学校扈老师12.21读书会
编号 | 2019093094 | 服务区域 | 黄河路街道 |
服务地点 | 晨阳学校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晨阳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扈* | 联系电话 | 1365546**** 1365546**** |
服务时长 | 4.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12-21 08:00:00 至 2019-12-21 11:30:00 |
2019年12月21日上午八点,东营市晨阳学校扈老师周末读书会如期召开。 参加这次读书会的有28名学生。孩子们进行了自由阅读,作业书写,好书品读等环节。 本次读书会扈老师跟孩子们分享的是成语故事——磨杵成针 磨杵成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杵,捶衣或捣物用的圆棒。 出处;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李白,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五岁时,李白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他天资聪颖,到十岁时已读了很多诗书。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因此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养成了好玩的习惯,喜欢舞刀弄枪,因此不用功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儿后,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心烦起来,便到野外去游玩。他在一条小河边遇见 一个老婆婆,那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用力磨-根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回答说:“孩子, 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李白惊奇极了,说:“啊? 这么粗的一根铁棒,要把它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笑笑说: “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只要坚持不停,最后一定会磨成针,怎么不行呢?” 李白听了很受感动,也大受启发,于是下决心坚持学习,努力读书。后来,他终于于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写出了许多脸炙人口的名篇。 我的读后感: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学习李白和老婆婆的精神,要坚持不懈,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世 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尽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做好每一件事。 我用成语来造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要发挥磨杵成针的精神,学会坚持不懈地做每一件事 本次读书会共计3:30小时。扈老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共计工时4.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