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4东营市麦客志愿服务中心岔河小学“家人家园”项目启动及首次授课活动
编号 | 2020004331 | 服务区域 | 圈里乡 |
服务地点 | 临沂市沂水县圈里乡岔河小学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麦客志愿服务中心 |
联系人 | 我* | 联系电话 | 1865468**** |
服务时长 | 8.3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12-14 05:45:00 至 2019-12-14 14:00:00 |
当来自胜利油田的摄影师孙光明爬上课桌,比划着为台下的学生和家长讲授数码相机的使用,岔河小学这间小小的教室沸腾起来。孩子们兴奋地握着手中的数码相机,在志愿者帮助下开机、持机、按快门。在今天的课堂上,这群大山中的孩子,许多人第一次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一台台相机,承载着油城爱心人士对山区孩子的关爱;一张张笑脸,传递着岔河小学摄影社团孩子内心的喜悦。 12月14日,星期六。一大早,来自麦田计划东营分社、胜利油田摄影协会及东营爱心商家的9名志愿者,驱车180公里,来到沂水县圈里乡岔河小学。这所坐落在岔河岸边小山洼内的校园内,“摄影社团”的26名小学生及老师和家长,早就翘首以盼。 今天,酝酿已久的“家人家园”公益摄影项目正式启动,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聆听到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堂摄影课。 “家人家园”公益摄影项目,是以沂水县岔河小学和东营胜利锦苑小学的留守儿童、入城务工家庭子女为主体,以“家人、家园”为拍摄主题,以“普及摄影知识、记录家乡发展、增进学生交流、打造校园文化”为目的,开展的一项校园公益项目。 项目主发起方为东营市麦客志愿服务中心和胜利油田摄影家协会,同时吸纳社会爱心力量,计划完成为期两年的教学和拍摄。期间,志愿者将定期进山入校,组织和指导孩子进行拍摄,并计划择机开展两校学生作品的联展。 前期,经过油田摄影协会积极发动,爱心企业全力支持,油城爱心影友共同响应,完成了岔河小学孩子们所需的20余台二手相机的募集和维修,为项目启动创造了条件。 上午9时,在岔河小学的教室内,“家人家园”项目正式启动。 东营市麦客志愿服务中心召集人青衣,向同学们讲述了这个公益项目的来历,介绍了一台台相机的来之不易,鼓励孩子们用热爱生活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记录家乡美,记录亲情的美。 学生代表张淑怡宣读感谢信。她用稚嫩的童声,传递大山中孩子们对志愿者们的感谢:关爱是一缕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田;关爱是一把雨伞,为我遮风挡雨;关爱是亲切的话语,鼓励着我前进!伴随着您的关爱,我一路努力向前…… 在期待与渴望的眼神中,26套整修一新的相机,发放到孩子们手中。第一堂摄影课上,来自胜利油田的志愿者孙光明登台,为孩子们详细讲解相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正确拿相机、如何选择合适光线、如何保护自己。随后,同学们分成几组,由志愿者带领走出学校,来到球场、村头、河边,进行实地教学和拍摄体验。此刻的天气也很配合,阴霾散去,阳光灿烂。 “快看快看,我拍的这张多漂亮啊。”一个孩子惊喜地和同伴分享者显示屏上,逆光拍摄的岔河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快看我这张,水可真清啊。”另一个孩子,在志愿者指导下顺光拍摄的水清澈见底。短短的一个小时,仅仅走出校门几百米,这群孩子们透过镜头仿佛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村庄的美、小河的清、小山的起伏、小草的摇曳。摄影志愿者们也认真辅导着,如何拍出横平竖直的照片,如何变焦距,如何拍半身照,如何拍全身照……此刻,就连大山中寒风丰富也柔和了许多。一旁的大树下,孩子们的家人三三俩俩,怀里手中是孩子们装相机的盒子。他们或坐或立,脸上带着笑容,看着眼前这群孩子在快乐地享受着摄影时光。 本次募集26台相机,凝聚了油城众多爱心人的心血,每台相机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听说给孩子们募捐相机的消息后,自己开车几经打听,把相机送到负责人手中。闻讯的爱心商家千方百计筹集相机,还主动为每台收到的相机免费检查、维修、配好配件、编号、装箱,送到大山里孩子们的手中。 本次活动工时统计说明:由于在路上需要扣除来回2小时,志愿者们边赶路、边吃饭没有吃饭和休息时间。 本次活动负责人周虹(青衣)负责本次活动的召集工作及其安排分组,前线老师对接等工作,象征性加1小时工时,总结者加1小时。 注:杨玉文直接去到临沂圈里小学,故未在合影之中。 刘铁(我爱数码)司机路上开车,不扣除工时。 本次活动负责人: 周虹(青衣):(5:45--14:00)-2+1=7.3小时 活动总结: 刘铁(我爱数码):(5:45--14:00)+1=9.3小时 麦友:杨玉文:(5:45--14:00)-2=6.3小时 活动上传:朱亚楠+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