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烈士祠卫生清理及为英雄后代寻亲志愿服务活动
编号 | 2020021440 | 服务区域 | 牛庄镇 |
服务地点 | 牛庄镇烈士祠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红五星公益志愿服务中心 |
联系人 | 赵* | 联系电话 | 1386473**** 1386473**** |
服务时长 | 3.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0-03-28 13:25:00 至 2020-03-28 17:00:00 |
2020年清明节前夕,红五星公益携手牛庄镇孺子牛志愿服务组织、手拉手爱心服务团队协助烈士祠工作人员提前做好清明节前卫生等各项准备。 3月28日下午1:30分,红五星志愿者代表来到牛庄镇烈士祠。 站在革命英烈曾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仰望纪念馆墙壁上70多年前烈士生前的身影及一幕幕英雄事迹,无限感慨,万般敬仰,无尽哀思,泪祭丰碑!山东省建立最早的革命烈士纪念祠之一——牛庄烈士祠,位于东营区牛庄镇政府驻地北侧,是一座青砖红瓦的四合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始建于1944年秋天,1945年7月竣工,是原渤海军区党政军民为悼念抗日烈士而修建的。 当时,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抗战的第七个年头。在六、七年的艰苦岁月中,英雄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在杨国夫司令员和景晓村政委的带领下,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英勇地战斗在渤海平原上。 烈士祠正堂内排列着10尊青石碑,石碑上用工整秀丽的小楷镌刻着3914名抗战烈士的英名。其中有:原长山中学校长、黑铁山起义领导人、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毅然从旧军队走上革命道路的司令员兼行署专员马晓云;率七连战士与敌人决一死战、身中五弹、壮烈殉国的清西军分区独立团参谋长韩子恒等。在正堂屋的正面墙上,悬挂着“气壮山河”等三块横匾,东西山墙上分别挂有“忠勇壮烈”和“万古流芳”的匾额。墙壁上悬挂更多的则是牛庄烈士祠落成时周围各地群众送的缅怀革命先烈的挽联。通天彻地的长联与那深沉凝重的挽辞虽时隔半个世纪,仍然让人感觉沉甸甸的,催人奋进。西厢房里是原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政委景晓村同志的事迹展区,用文字和图片生动的介绍了景晓村同志从早年参加革命,与杨国夫司令员并肩指挥抗日军民在黄河口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雄事迹,一直到建国后景晓村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东厢房是管理人员的宿舍。 南屋八间被门楼隔成东西两部分。西边四间里陈列着中共早期党员刘良才、岳拙园等烈士的事迹介绍,同样悬挂着当年渤海区各地党政军机关及人民团体送来的挽联。姚孙庄全体民众为马司令耀南、马专员晓云、罗团长少卿题写的挽联是:战血染渤海 使天下人廉顽立懦 烽火望全国 愿后死者继往开来; 田镇镇公所、农救会为革命烈士写的挽联是:血溅疆场 马革裹尸 白水滚滚壮士泪 忠勇磊落 为国捐躯 青山巍峨志常在;部分民众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挽联是:英灵永存 头颅换来根据地 忠魂堪悼 血汗尽为百姓流............ 3点40,一起清理完烈士祠室内外卫生后,其他未完成部分交由孺子牛志愿者团队清理,在烈士祠管理人员的带领下,红五星及手拉手志愿者顺路进西隋村为革命后代隋建荣寻亲(寻找她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据群众提供信息隋建荣的亲生父母均为八路军,父亲是骑兵连连长(老家滨州阳信一带)、母亲是卫生员(广饶县张淡、卧石一带),攻打三里庄前的一个傍晚他们把几个月大的隋建荣托付给西隋村隋西义夫妇后投身战场,后来音信皆无...... 由于时间久远,知情人或已不在或健在但记忆模糊,为了搜寻线索,志愿者们只有在当年隋建荣亲生父母曾住过的这个村子里下工夫,下午在村民家里得到消息:当年这对八路军夫妇曾在战争胜利后回来看过孩子,为此,两个组织的志愿者同村民一起顺着线索进一步挖掘见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求证,依然没有寻找到可靠有效线索,5点钟寻亲活动暂停,志愿者整理好当天采访内容,寻亲活动只待再次研究会以后继续推进。 本次活动组织:赵秀丽+1 活动时长:3.5小时 活动总结:赵秀丽 上传:赵昱晴+1 如果感恩 请铭记!红五星公益《为英雄寻亲 送烈士回家》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中,期待历史线索提供等支持!红五星公益联络群:37106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