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0801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走访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活动第五期
编号 | 2020046700 | 服务区域 | 辛店街道 |
服务地点 | 胜北社区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王* | 联系电话 | 1895403**** 1895403**** |
服务时长 | 3.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08-01 13:30:00 至 2020-08-01 17:00:00 |
20200801回访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活动感悟 2020年8月1日13:30-17:00,四名志愿者相约来到胜北社区景苑东区积极参加东营市红十字会“回访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活动”。 四名志愿者提前十五分钟到达集合地点签到后,负责人齐红英详细讲解了回访注意事项和分工情况(王慧洁:填写回访登记信息;田敏:赠送慰问品;何娟:拍照;齐红英:沟通交流),随即按照和回访者的约定时间先后来到捐献者和志愿者家中,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是他们让志愿者了解到捐献的更大意义,不仅是挽救生命,是爱的传承和延续,更是一种无私博大的爱的发扬。 作为一名志愿者,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是志愿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在志愿活动过程中通过与捐献者家属和志愿者的交流过程中,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所代表的其实并不是个人,而是我们整个志愿服务团队的声誉。我们对每个人都一直在微笑着,在他人需要时总是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与此同时使我对志愿服务活动进一层次的理解,也真正领悟到了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虽然活动很简单仅仅是回访面谈,但在记录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话语的过程中,受到了文字的冲击,简单质朴的话语蕴含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与志愿者和捐献者家属交流中我的思想境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今天所拜访的两位长辈都是在自己行业里做到顶尖的人,在门都有很高的自身修养和文化水平。因此今天下午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在与两位长辈的交流中我得到了思想政治的学习,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的量质变有了更深一层理解。通过前辈的教导体会到了日行一善保持善心对我们这一生的重大影响。与两位老师的交谈加深了我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也明白了老一辈建设祖国的艰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祖国建设成如今的锦绣家园也是几代人几辈人的功劳。作为后辈对前辈的贡献除震惊之外更多的是敬佩。也感叹与他们的高深的精神境界,这种人间大爱,令人敬佩。也激励我在工作中要不思进取,将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向两位老师学习。 通过这几次的志愿活动我逐渐意识到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份不求报偿却能获得精神粮食回馈及成就感的有意义工作;在持续的服务过程中,挑战自己的刻板印象,拓展视野,能以不同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使自己更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以谦虚的态度、朴实的作法回应问题,更以成竹在胸、虚怀若谷的从容态度,说服别人形成团体的共识,使团体朝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同时志愿服务者亦可以在工作中自我成长、全力投入,因此志愿服务是件快乐而令人高兴的事。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它又可以扩展为“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三句话。而我们志愿者团体,正是这些话语的亲身经历着也是践行者,只有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辛勤的努力和有效的协作,才能取得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的认可。我会尽力完成每次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自己所选择的,我已做好的思想准备,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在人生某段旅程中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也曾经在某个时间给予别人帮助。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们帮助过的人将来也必定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器官遗体角膜捐献也是如此,通过自己的帮助使别人摆脱病痛恢复新生重见光明是人之大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自己通过全新的方式重获新生,这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爱的延续和接力。如此不断的将爱传播和延续下去世界会变的越来越美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只要用心的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人生也能迎来别样的精彩。 回访活动进行了历时近三个半小时后,回访者与志愿者建立起了沟通桥梁的同时,还为我们志愿活动提出了好的建议,为我们今后的志愿活动助力。 活动负责人:齐红英+1 活动总结:王慧洁+1 活动上传:王媛媛+1 东营市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2020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