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编号 | 2021025935 | 服务区域 | 黄河路街道 |
服务地点 | 说唱剧场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入海口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
联系人 | 曹* | 联系电话 | 1338546**** |
服务时长 | 3.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1-05-28 18:00:00 至 2021-05-28 21:30:00 |
20210528晚入海口协助吕剧博物馆演出活动总结2021年5月28日晚,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广泛宣传党的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贯彻“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思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水平。今天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拉开了2021年“黄河入海吕韵乡情”活动的序幕。现代吕剧《热土情》是由利津县吕剧团演出,该剧主要讲述了,黄河奔涌孕育革命热土,革命热土滋养革命力量。故事以“二十一天大扫荡”为历史背景,以革命妈妈郭景林勇救八路军女战士张林为原型进行故事架构,体现利津人民开放包容的情怀,对黄河文化进行了侧面阐释。《热土情》以郭凤英一家救治和保护八路军女伤员为主线展开,分为六场。故事发生在利津县北张村1943年11月的一天,利津1943年11月的一天,利津北张村村民郭凤英一家不畏风险,救出七名八路军伤员,女战士张云因为伤势太重留在郭凤英家养伤。汉奸赵家吾尾随探听消息,为鬼子提供伤员信息,导致鬼子多次对张云进行搜捕。面对重重危险,郭凤英保护伤员的意志坚定如初。在一次搜捕行动中,郭凤英在掩护张云撤离时被捕受刑,在郭凤英面临被烧死的危急时刻,张云挺身而出...吕剧《热土情》的创作基于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事件,体现革命热土上纯朴的民风和普通大众的家国情怀,是对一段历史的回顾和重温,是对爱国主义精神源头的追溯和致敬,对宏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庆祝建党100周年,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天晚上剧场座无虚席,观众多数是年龄偏大的市民和40多名东营职业学院的学生。他(她)们中有老是戏迷又有年轻的吕剧爱好者,还有许多首次接触吕剧的学生,他们是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因此,我们志愿者从他(她)们精神之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底蕴知识,为维持好良好的剧场秩序,做好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由于近期新冠疫情严重,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剧场演出活动要求:1.疫情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2.入场时请出示绿码并保持安全距离、排队依次有序入场,请配合测量体温,进行实名登记,体温超过37.3℃谢绝入场等。3.剧场设置临时隔离室,观演时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告知剧场服务人员。今天晚上活动负责人聂洪梅,在活动前为我们具体分配了工作,赵莹莹、徐可馨、杨德国负责测量体温和登记工作;志愿者郭向林、宋连升负责拍照和维护演出现场,志愿者徐玉巧、刘晨霞负责指引观众进入剧场,场秩序。正式演出后负责在后台搬运道具,协助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我们的行为得到了剧组演职人员的好评。18:00观众陆续走进剧场,前来观看演出。由于近期疫情原因,剧场要求凡是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都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做好姓名、体温登记工作。志愿者对观看演出的观众认真负责,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配合默契、相互照应,使观众入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引导观众的志愿者徐玉巧、刘晨霞、聂洪梅对老年体弱的观众,认真负责,搀扶着进入剧场,并帮助寻找座位,对老年观众体贴入微,正式演出后负责在后台搬运道具,协助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我们的行为得到了剧组演职人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19:30演出正式开始,演员们精彩表演多次博得观众的掌声,老年人在听我们山东东营的地方戏方面特别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时时为演员的精彩演出鼓起掌声。志愿者则站立两旁维护现场秩序,使整个演出秩序井然有序,非常顺利地完成。演出在观众兴致未尽的气氛中顺利结束。志愿者引导观众有序离开剧场,圆满完成了今天晚上的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到了21:00,我们八名志愿者合影签退,圆满完成了今晚上演出剧场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负责人聂洪梅,负责本次活动的报名及确定,提前做好活动准备工作,现场负责统筹协调拍照工作,象征性记录1小时。本次活动总结人郭向林,负责本次活动的文字总结整理,工时象征性记录1小时。活动时间:2021年5月28日晚上18:00一21:30(3.5小时)活动地点:东营市吕剧剧场活动负责人:聂洪梅3.5+1=4.5小时活动总结:郭向林3.5+1=4.5小时活动成员: 杨德国、徐玉巧、刘晨霞、赵莹莹、徐可馨各3.5小时宋连升3小时 活动审核上传:曹光辉1小时 2021年5月28日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