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奉献 抢收玉米
编号 | 2021044775 | 服务区域 | 辛店街道 |
服务地点 | 残疾人王新春玉米地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萱奕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萱奕志愿服务中心 |
联系人 | 王* | 联系电话 | 1379206**** 1318140**** |
服务时长 | 3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1-08-16 15:30:00 至 2021-08-16 18:30:00 |
时间:2021年8月16号15:30-18:30 活动主题: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有一种责任叫志愿。 为大力弘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解决生活困难, 身体残疾 ,贫困老人等群体的秋收问题现象,现向群内热心人士招募“爱心奉献 抢收玉米”的志愿活动。 8月16日下午不到3点我和老爹老妈开始从东城出发去参加萱奕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爱心奉献,抢收玉米”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走到德州路和华山路交叉口的时候,雨下的看不清前方的路,路面上已经有少许积水,我们一家依然决定冒雨前行,大雨中,我们一直担心今天的服务对象玉米还在地里,我在雨中决定冒雨也要帮今天下午的服务对象把玉米抢收到家,因为这样的一场雨对农民来说是辛苦一年,没有收成的一年,我爸妈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因为今天下午的服务对象是残疾人。 走到西二路以西雨就开始变小了,幸亏天公作美,雨只在东城区域下的。其余的志愿者早已在明珠社区集合地点整装待发,本次活动对志愿者非常有意义,就连天空中飘起的几点雨滴,而我们劳动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集合完毕,我们乘车来到服务对象的玉米地,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玉米地,而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掰玉米,帮助他运回家中。这位残疾人的老父亲皮肤黝黑,衣衫褴褛,身体瘦小,让我们志愿者看到眼里非常的心疼,看到我们志愿者的到了一直作揖感谢,到现在一直和一个智力和言语上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村里看他家境窘况给于了很多力所能及的照顾,他儿子长相目光呆滞,皮肤黝黑,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身体瘦瘦的,最主要是言语障碍,看到这么多志愿者也只能对我们眼中泛着泪花憨憨的笑,我们心中无比心酸,感受到父子俩生活的艰辛。 一切准备就绪,分配好工作后,志愿者在地里忙活起来,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玉米在秆上十分牢固,大人告诉我们要用巧劲,呛着叉往下掰,地里的杂草满地丛生,寸步难行,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 小一点的志愿者,一点也不输于我们这些十七八的小伙子,咔嚓一个玉米掰下来,装进袋子,他们小背不动,可是方法多啊!拿着小点的袋子,掰满之后,两人抬的,一人拖着,提一会放下再提,一步一步的把玉米放在统一的地方,一会方便往家里拉。我们几个小伙子穿梭进玉米地里,拿着肥料袋使劲的掰,然后背出玉米地,放在集中点,大人刚开始背着袋子,穿梭在地里,一遍一遍的掰满袋子背出来,虽然我们都汗流浃背,我们内心是满足的,我们没有一个喊累的。组织者为了保证安全期间,让大人负责把玉米掰完的杆用镰刀砍倒,然后经过晒干,用于爷俩的冬天取暖。 三个多小时,玉米被集中起来,我们将玉米装在电动车上,一趟一趟运回家中。玉米地里的飞虫、手上磨破了皮、玉米上的飞絮,一切困难因素都阻挡不了我们,为了他老人家和残疾儿子过得更好,我们一起行动都值了。 离开时,老人满眼含泪挂着笑容感谢我们,憨厚的让我们带些玉米回家,我们虽然汗流浃背,我们依然是开心的,感觉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体验到了农民的生活,还磨炼我们意志,萱奕志愿服务中心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大众! 特别感谢细心的志愿者王凯捐的四箱矿泉水,玉米地里的闷热,我们的汗流浃背,我们面带笑容的大口喝水,喝完之后继续进入玉米地,因为我们身上肩负着对助残的责任,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参与者:王奕萱 刘子溢 徐珊珊 王加睿 王玉华 詹炜钊 詹莜洋 梁红文 张琪悦 纪蒙恩 刘建玲 付晓妮 万宇良 滕涵 李振叶 王泉茂 王小娟 袁宇杰 徐娟 何秀菊 张荣轩 温水浩 王晨旭 刘诗钰 刘芮含 任雪莉 袁连峰 王凯张华真 组织者:王凯 总结者:袁宇杰 上传者:张华真 活动总结者:袁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