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为烈士遗孀奶奶完成70多年的心愿(一)
编号 2021070351 服务区域 文汇街道
服务地点 东城锦华十区 所属团体 东营市红色记忆志愿服务中心
联系人 彭* 联系电话 1390546**** 1390546****
服务时长 2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8-11 09:30:43 至 2019-08-11 11:30:43
活动详情

志愿者彭玉会在一个志愿者寻亲群里看到一位95岁的烈士遗孀贾奶奶寻烈士英雄李广武的牺牲地和墓地,这是一位九十多老人70年来的心愿,2019年8月11日上午九点志愿者彭玉会和女儿张涵宇开车来到贾奶奶家里了解情况根据奶奶的讲述整整72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仍然清楚地记得丈夫李广武临走前,在秦庙村与自己分别时的场景。“他叫我带着妮儿好好过,别散了心,我不能辜负他。我知道他牺牲了,但是我得找到他。”当再一次说起与丈夫的故事时,贾爱臣几度哽咽在喉......
他叫我带着妮儿好好过
结婚后,才发现李广武这个人长得不错,性格也开朗,对自己也很好,感到很幸福。婚后的第三年,女儿出生了,取名叫李香存,小名叫妮儿,一家三口过的很幸福。但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李广武要去前线保家卫国了,他就这样跟着队伍走了。
1947年的一天,村里突然来了几个人,说是要通知军属前去秦庙村与战士们告别,听到消息后,赶紧和李广武的姐姐一起前去告别。“他见到我之后问我咋没把妮儿(女儿)带去,我说妮儿太小了来不了,我问他啥时候回来,他说有个两三年就回来了。后来部队吹号要集合了,他就从怀里掏出来两只绿色白花的瓷碗给我,让我给妮儿和妮儿的表哥,然后拉着我的手说让我带着妮儿好好过,别散了心。”也就一顿饭说话的功夫,李广武就跟着大部队继续前进了。
当时的贾爱臣想不到,战争会如此残酷无情,他这一走就是一辈子,只留下了当时年龄还尚小的女儿与她伴此一生。

我一直等着他回来

“他去打仗以后,我就回到了家里面,每天就是种地,操持家里那些事,拉扯着妮儿长大,然后等着他回来。”一年又一年,贾爱臣每年过年时,都会将为丈夫做好的布鞋挂在炉灶上,祈求灶王爷能保丈夫在战场上平安,等到祈祷完毕,她再将鞋擦拭干净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村里有个和丈夫一起当兵的人回来了,大家都前去追问村里那些在战场上的人怎么样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那人却说:“李广武在战场上负伤了,让人打断了腿,可别告诉香存她娘。”但李广武负伤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全村,传进了贾爱臣的耳朵里,才20多岁的贾爱臣一下子怔住了,她从没想过丈夫可能会受伤,会回不来,她没上过什么学也不会打仗,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他要我带着妮儿好好过,别散了心。他说过会回来,我信他,我得等着他。”可是让贾爱臣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一纸烈士证。丈夫虽然不在了,但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贾爱臣只能振作精神带着丈夫之前的嘱咐继续过下去。为了丈夫的一句“别散了心”,即使日子过的再难,她都未曾动过改嫁的念头,就这样拉扯着女儿长大。

李广武,你在哪?

如今的贾爱臣老人已经是儿孙满堂,外孙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过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对于如今的生活,她总想着要是丈夫也能看到就好了。
近日,记者在贾爱臣老人的家中看到了“山东省莘县革命烈士英明录”,上面记录着“李广武,男,1920年人,牺牲时所在单位为二野一纵十九旅55团,职务为班长,于1947年9月牺牲于梁山战斗。”
“这些年,我们不是没找过我父亲的下落,你看这个‘山东省莘县革命烈士英明录’也是我们在寻找父亲的墓碑时特地在莘县相关单位调出来的,我们几乎转遍了省内父亲当时可能去过的地方,也拜访过曾经没有牺牲的那些老人,还一直托家里边给问着消息,就是想
知道父亲牺牲后埋葬在了哪里。能够找到父亲是我妈妈这7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妈妈的一个心愿。”李香存说。

了解完情况后根梁山的志愿者一起努力来完成老人心愿

半个月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在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梁山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梁山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传来了好消息李广武烈士的墓地找到了.

在这半个月的期间彭玉会跟女儿一直在努力各加+1,张涵宇拍照。张建婷组织上传资料+1

活动相册
参加志愿者(3人)
彭*
3小时
张*
3小时
张*
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