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4心理夜话之幼儿期感统失调对学习的影响
编号 | 2018005282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魏* | 联系电话 | 1555382**** 0546-820****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3-14 19:30:00 至 2018-03-14 21:30:00 |
2018年3月14日,一道教育的心理咨询师魏新花老师和王旭老师两位做客心理夜话栏目,与主持人程楠一起,跟广大听众交流关于幼儿期感统失调对学习的影响。群主持人李月娴老师将节目同步转发到一道教育群,与群友共同讨论和学习关于感统失调的知识,并将节目要点进行了归纳整理,供感兴趣的群友查阅学习。以下是详细资料: 1、案例:有一位家长打电话反映孩子的问题:从上小学时就让人很头疼,不喜欢读书,不是掉字,就错字。字也写得乱七八糟,每天因为写不完作业挨揍,成绩也一直不好,现在上7年级,不愿意学习,完不成作业,每天在被老师点名,真的很心烦。孩子看着挺聪明的,怎么就是不喜欢学习呢? 魏老师:这样的孩子,我在咨询中也经常遇到。昨天在和部分小学老师们一起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不只是家长头疼,这样的学生,老师更头疼,怎么教,成绩也不见进步,也没有好招。这类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从小就出现,不只是与学习有关,生活能力也比较低。老师家长找不到原因,认为是态度的问题,用增加学习时间,提高练习强度,甚至用恐吓,打骂的方式,想激发孩子的动力。结果不但效果不好,还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引发很多行为问题、形成人格障碍。 这类问题孩子问题,有一个专用词语:感觉统合发育异常,也叫感统失调。 王旭老师: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人类的基本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等,人类的神经系统对这些感觉刺激进行接收及整合,并使之意义化,这个过程能让我们的脑神经系统有效地利用这些讯息,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统失调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在视听嗅味触、前庭、本体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失调情况,引发了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等。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3在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属于感统失调,家长和老师怎样能够早期发现? 感觉统合发育异常(感统失调)的重要特征 ◆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心 ◆自控力差、自觉性差、学习习惯差 ◆注意力差,听课能力低下 ◆字无法写在框内,笔划经常颠倒 ◆脾气暴躁、情绪化,易厌学 ◆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 ◆眼睛容易犯酸,讨厌阅读 ◆写作业拖拖拉拉,做事情丢三落四 感统失调专项分类 ★触觉敏感(防御过度)★触觉迟钝★触觉依赖★前庭反应敏感 ★前庭反应不足★动觉(本体感)失调★重力不安全症 ★动作计划不良★精细动作不良★左右脑专职化不良 还有:听觉统合失调视觉统合失调 4、造成孩子感统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先天性原因 1、遗传因素: 2、孕期营养不良、营养过剩 3、孕期重大生活事件(孕妇健康、心绪等) 4、剖宫生产或早产, 6、化学污染等 后天性原因 1、婴幼儿爬行不足,产生前庭平衡失调 2、安静看护较多,,电视、游戏机成为主要玩具,造成左、右脑发育不平衡; 3、代养人祖父母、外祖父母过于放纵、溺爱孩子; 4、母亲有洁癖症(倾向)或保姆看护,易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肢体活动不足; 5、家庭养护过度,近于骄纵、溺爱,首先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6、父母无暇陪伴孩子玩耍,导致幼儿爬行或粗大动作训练不足,造成前庭功能失常(典型特征颈部后举不高),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 7、过早用学步车 9、过早进行认知教育或苛求太多,管束太严,造成拔苗助长等 5、如果发现孩子有感统失调方面的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感觉刺激是活化神经细胞,引发神经传导及神经运作的能源,换言之,对于大脑来说,感觉刺激就如同食物对于身体一样重要。儿童的大脑如果缺乏感觉刺激的输入,将无法正常发展。然而,大脑固然需要感觉刺激的不断输入,但正如食物一样,人体必需有能力吸收,才能对人体有所帮助。 训练方法: 婴幼儿尽量满足500小时的爬行可以减少感统失调的发生:较大儿童可以进行跑、跳、荡秋千、旋转游戏、打球、游泳等各项体育锻炼,都可以改善感统失调的症状…… 感统训练属于生理性运动训练,最佳年龄是3-6岁,训练效果完全可以达到正常水平;7-10岁可做针对性训练,10岁以上需要同时辅助心理疏导,但7岁以上的训练效果因人而异,10岁以上仅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