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20180321心理夜话之怎样在家庭中训练听课的习惯
编号 2018005996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东营广播电台 所属团体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魏* 联系电话 1555382**** 0546-820****
服务时长 2小时 活动日期 2018-03-21 19:30:00 至 2018-03-21 21:30:00
活动详情

2018年3月21日,一道教育首席心理咨询师魏新花老师做客心理夜话栏目,与主持人一起,跟广大听众交流怎样在家庭中训练孩子听课习惯的问题。群主持人李月娴老师将节目同步转发到一道教育群,并将节目内容整理成文字资料,供感兴趣的群友参考、学习。以下是详细资料: 节目刚开始不久,就有热线进入。是一位爸爸,他正为13儿子沉溺于网络手机,迷恋于女主播而焦急痛苦,希望得到魏老师的帮助。 魏老师:首先作为未成年人,手机的使用必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监管,对手机的使用时间和应用范围要有所限制。避免让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其次,手机的娱乐性质给孩子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与学习的枯燥和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很自然的会避苦趋乐。家长和老师需要做的是多多陪伴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发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让孩子自然的转移注意力到学习中去。 主持人:许多家长和老师反映,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左右说话,不听老师讲课,听课效果很差,学习成绩很落后,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怎样调整,是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痛的问题。 魏老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是上课的行为习惯不好,这样的孩子,因为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内容,所以知识结构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理解,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越是学不好,越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越是要和旁边的人说话。这种行为,仅仅靠批评教育是难以解决的,需要进行比较严格 的训练,才能调整过来。 主持人:这种听课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 魏老师:这种习惯的形成有许多因素,主要的有几点: 1、首先是性格原因,性格外面,活泼的孩子,容易被其他的声音、图画之类的东西吸引,特别是刚刚上学时,班级人员较多,特别容易受到干扰。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就会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2、还有老师的原因,课程内容,方式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习惯性走神,老师如果不能吸引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即便不断地批评,也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老师给孩子贴了个标签,孩子也认同这个标签,结果越来越难以调整。 3、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习惯,许多家庭,与孩子交流时,没有养成正式沟通的习惯,一边做事,一边说话,或者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说重要的话,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抓住主要信息的效率较低,甚至排斥,信息没有进入到意识中,这样的孩子,在听课时,不知道哪句话是主要的,哪些词是核心词。这样对问题的理解一定不到位,影响到成绩,也影响到自信心。发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存在家庭沟通模式不好的情况。孩子没有养成与人正规交流的习惯,上课效果一定不好。 主持人:那么,在家庭中怎样对孩子进行听课效果的训练呢? 魏老师:家长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和孩子说话时,特别是重要的话,一定要停止其他的事,面对面正式说,说完后,再让孩子重复一遍,看看孩子有没有抓住交流的重点,如果没有,再次耐心重复,直到听明白为止。 2、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干扰,有的家长一会送吃的,一会送水,无形中对孩子造成干扰。对于性格活泼的孩子,在课桌上,尽量不是放一些无关的物品,免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对于已经有不好听课习惯的孩子,可以进行一个“指令”训练,就是孩子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妈妈可以用倒计时的方式,3,2,1的方式,提醒,孩子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如果走了神,再提醒,直到孩子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交流上。完整掌握要传达的信息,这样孩子觉得很高效,尝到甜头后,也会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特别是课堂上懂得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听和说,调整上课行为。 最后,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努力的,希望各位老师家长坚持不放弃。

活动相册
参加志愿者(2人)
魏*
2小时
李*
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