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广播电台《青少年心理热线》活动
编号 | 2018006846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市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心理学会 |
联系人 | 王* | 联系电话 | 1895466**** |
服务时长 | 2.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1-06 09:00:00 至 2018-01-06 11:30:00 |
如何正确看待和接纳考试焦虑情绪 朱蓉、郭琳琳2018.1.6 本次由赵明明主持,朱蓉,郭林琳老师参加。 在我们生活当中,比如遇到考试、上台演讲、参加比赛等活动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出现;还有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矛盾,婚姻冲突,家庭危机等容易产生问题青少年,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父母负面情绪影响极大的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但是父母却没有觉察到这一点。有的孩子有问题了他们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孩子有问题,他们没有问题。 今天我们就何为焦虑、焦虑的分类、调节焦虑的办法三方面来聊聊焦虑吧。 一、什么是焦虑呢?焦虑是指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就拿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就不听话,开始反抗了呢?父母开始对孩子失去了控制权而焦虑,殊不知,这是孩子发展独立自主的表现。曾奇峰老师有一句话说的是:“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有一天的分离。”由此可见,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是教我们如何爱他,接纳他的不完美。赋予我们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善他,小的时候锻炼他发展的能力,长大后尊重他的意愿选择。 从孩子角度出发,很多孩子会在考试前焦虑,睡不着觉、担心自己考砸了、让老师、家长失望等。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小便过频、喉部有堵塞感等症状。 二、焦虑的分类: 1、现实焦虑 2、生存焦虑 3、神经症性焦虑 今天主要聊一聊有关现实焦虑的考试焦虑吧: 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是否有以下苦恼? Q1:孩子考试前总是不愿意去上学,也抵触看心理咨询师,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Q2:孩子心气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升高中(初中)之后,学习突然跟不上了,害怕考试,怕别人嘲笑他成绩不好; Q3:考试失利,到了学校会不自主地颤抖,严重影响学习,最近害怕进入学校,怎么办? Q4:考试失利后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导致孩子对考试有了阴影,一到考试就特别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Q5:孩子心理素质不好,课堂小测试成绩还行,但一到大型考试就身体不舒服,担心影响中/高考成绩,很着急。 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 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哦!研究者把焦虑分成三个等级:低强度焦虑、中等强度焦虑(适度的焦虑)和高强度焦虑。 心理学上有一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它描述了任务难度、动机水平(心理压力)以及任务成绩之间的关系。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根据这一定律,在面对考试时,适度的焦虑能够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考前积极投入精力进行准备,在考试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作答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业表现。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这是因为适中的焦虑会让人的生理唤醒达到一个最恰当的水平,这时分泌的适量的激素甚至会激发你的潜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梦想自己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考试能超水平发挥,当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紧张和焦虑的心态便油然而生。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以及是否巩固,都会影响他们应试时的焦虑水平。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的学生,总有一种害怕被淘汰的心理,其实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垂头丧气。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 客观因素 1、父母的压力。2、老师的压力。3、同学之间的竞争。 作为家长,要做好孩子坚实的后盾,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放松、温暖、安全的备考环境。 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是否在言行中给孩子施加了无形的巨压。 第一步:坦然面对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第二步:呼吸放松训练 第三步:积极的心理暗示,强化自信心 我记得一位心理学家增经说过,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小孩也必圆满。 每一个孩子最初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稳定的不害怕的保障、足够的安全感而来,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让孩子心理上逐渐丢失了最珍贵的感受。在这类家庭中,唯愿家长首先关注自己的成长,自身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让焦虑止于这一代。 热线嘉宾:郭琳琳、朱蓉 总结:朱蓉 组织、上传: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