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东营广播电台《青少年心理热线》活动
编号 2018006876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东营市广播电台 所属团体 东营心理学会
联系人 王* 联系电话 1895466**** 0546---833****
服务时长 2.5小时 活动日期 2018-01-13 21:00:00 至 2018-01-13 11:30:00
活动详情

提高成绩,从心(新)开始 ——期末考试前,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作为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考试,考试也是对孩子学习的考验和总结,而考试焦虑也是成为家长、老师和孩子一大头疼的问题。许多孩子在平时记得特别好、背得特别顺的东西,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什么也记不得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许多孩子就是走不出这个考试焦虑的困境。如今又临近期末考试了,如何破解这个困境,让家长和孩子从压力包围圈中冲出来,轻松愉快的迎接期末考试,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 孩子篇 :孩子的压力和焦虑从哪里来?孩子的世界我们真懂吗? 1、 压力与焦虑的来源  父母和老师的高期待。  孩子自身的高要求。  来自伙伴间比较的压力。  课业的繁重,学业的不精。 2、 如何破解——不同阶段的关键要素 (1) 小学:兴趣、信心和习惯 (2) 初中:情绪、信心、毅力 (3) 中高考 (4) 青春期困扰 二、 父母篇 陪伴孩子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1、 面对孩子学习和考试,家长可能的表现:  急躁  埋怨  简单粗暴  矛盾  家庭气氛沉重 2、 原因:  自己的心理负担过重  过于看重学业,期望过高 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  没有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3、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误区(备注:同2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酌情选择,用1个即可)  依赖心理。孩子承担着成年人的很多心理上的需求,弱小的心灵和身躯可能就承受不起。  补偿心理。家长有意无意的把弥补自己人生缺憾的任务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没有义务去完成我们家长没有完成的人生理想。  攀比心理。有一个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有时候可能会带来动力,但更多的时候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负担和无奈。“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不能设计,只能促进,家长要接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  急躁心理。急躁只会自乱阵脚,并且打乱孩子的节奏,破坏专注力与放松、快乐学习的心情。急于求成反而不成。  侥幸心理。  求全心理。  固执心理。  幼稚心理。 4、 破解秘籍——1、2、3 (1) 秘诀1——家长要先于孩子成长。家长要走在孩子前面,才可以化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引导。  不同阶段孩子的家长,是有不同的任务和课题的。婴儿、幼儿、少年、青少年的成长任务不一样。让孩子“跑好”每个阶段。陪跑、领跑与放手。  家长也是一种职业,需要在能力方面进行学习与提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意识不够,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  动机没错,爱的方式错了。理念是不是正确,方法是不是的当,这是关键。  打开孩子的心门,是换钥匙还是砸锁? (2) 转换视角  天下几乎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在各个时期出现的问题有思想准备,更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掌握与孩子沟通的策略和方法,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正确认识遗传因素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家长的影响决定了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  要想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教育孩子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说、如何做。 (3) 四要:思想要成熟,理念要更新,能力要提高,心态要改善。 5、 操作法宝——主要方法。  学会信任  学会倾听  学会理解  学会尊重  学会提醒  学会反省。 电台嘉宾:田静、韩中敏 组织上传:王春霞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