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20180413心理夜话之有个性的孩子如何教
编号 2018008555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东营广播电台 所属团体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魏* 联系电话 1555382**** 0546-820****
服务时长 2小时 活动日期 2018-04-13 19:30:00 至 2018-04-13 21:30:00
活动详情

2018年4月13日,二级心理咨询师张义萍老师做客心理夜话栏目,与主持人青青一起,跟广大听友交流有个性的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群主持人尤凤仙老师将节目同步转发到一道教育群,与群友共同学习、讨论,并将节目内容整理成文字。以下是详细资料: 节目一开始,张义萍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年级的小女孩因为某些原因不去上学,她的妈妈说女儿不听话、有个性,自己也没办法。 那么什么是个性呢? 张老师做了相应的解释: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 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 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但是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往往认为一个“倔强”、“要强、“坦率”、“固执”的人很有个性;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的。“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一种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者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倾向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独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同样是一种性格温和、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带有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特征。只不过这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比较平淡而不鲜明,往往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罢了,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提的“要强”、“固执”、“坦率”或“文雅”、“平和”、“柔弱”等,实际上是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性格,而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这就叫个性,人们通过各种言行、打扮、穿着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区别着每个人的不同,包括眼光和做事态度、爱好等等,都属于个性。 另外强调一下个性并不等于非主流。影响个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性别、民族、出生环境、生活环境、社会规则、朋友、父母、经历等,据科学抽样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个性的最有影响力时期是青年时期,自古英雄出少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影响一个人的个性的最有影响力对象是父母。 那么节目一开始的案例中,妈妈眼中的小女孩有个性不去上学是什么原因呢?接着张老师分析了她不去上学的原因,并就小女孩的同学关系和其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给与了具体的协调和指导。 然后,主持人与张老师一起探讨了哪些孩子的性格在学校里面不太受欢迎。 1、爱打小报告 这个应该是位于首位的,在每个人上学的时候不管是哪个年纪的时候,总会遇到这么几个爱打小报告的人。有什么事情不能当面说,非要告诉老师,让老师骂一顿才好。这样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学不知道,但是到了相处时间长了,就知道是这样的人,好的只是从此不搭理这个爱打小报告的人了,但是有的人还会一起欺负打小报告的人。 如果你发现你家孩子爱打小报告,要问清楚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因为确实做错了,家长就不要指责孩子了。如果孩子只是因为打了小报告老师就能喜欢自己,那么一定不要孩子这样做。有什么事情,可以两个人一起找老师沟通,不要在背后说同学们的坏话,这样影响同学们在一起的友谊。 2、不爱和别人说话,独来独往。 有一些孩子因为性格原因还有可能对学校不熟悉,所以总是一个人上学吃饭。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有一些人故意找茬,欺负这样的学生。而且小孩子之间就应该相互沟通,在一起玩。如果在学校的时候,一直不敞开心扉和别人交朋友的话,时间长了身边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当知道孩子自卑内向的时候,要找清楚是什么原因,并且经常的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多去交朋友。平时休息的时候也要带孩子多去和外面接触,经常的接触一些小伙伴,孩子慢慢的就会开朗起来。 3、比较傲娇,碰不得。 有一些孩子可能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习惯了,所以在学校的时候就会比较傲娇,看不上其他的小朋友,在别人跟她说话的时候都不愿意搭理别人,而且还很不尊重小朋友,这样时间长了就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了,有什么事情也会避着她的。另外,如果孩子在学校磕碰到了,只要没有什么大碍,可以先不要着急的去找老师。有的时候被同学看到了或者有家长看到了,可能就会对孩子说,不要和她一起玩,因为太娇气了。 另外,在家里面也不要太溺爱孩子,让孩子保持谦卑的性格,不要太过于霸道。 4、蛮横霸道 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野蛮生长的孩子,在家估计是被惯坏了,稍微有点不顺心的地方,马上抡起拳头揍人,再不行躺在地上撒泼也是常有的事。出门去别人家作客,没有一点儿规矩,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穿着鞋子站在沙发上跳,不经过主人允许就乱开抽屉,翻东西。和别人家小孩子抢玩具,临走了还非得带走归自己所有。在学校依然是霸道的不能行,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优先,还经常动手打人。这样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小区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倾向,就要及时纠正了。 最后说到了:父母如何引导孩子顺利成为社会人。 1.亲子之间的沟通 这个是最根本的,也许很多父母和孩子都会有代沟,总琢磨不到孩子想什么,可是做为父母,你们有真心实意的和孩子沟通过么?不要拿自己是大人什么的来压孩子,这个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沟通。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学会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 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够与孩子换位思考,经常关注孩子的感受,要记得孩子的生日,记得学校开家长会的日子,孩子考试考好了给予相应的奖励,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励,千万不要太过责备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错了要给予更正,正确的引导孩子。 3.不要总反对孩子想做的事情 有一些父母总把孩子当做小孩子,这不让他做,那不让他做,比如做完作业了想看一下电视,作为家长不应该反对的,这也是孩子需要放松的时间,如果你叫他不要看,叫他去房间看书什么的,虽然他不情愿的回到房间了,可是他会认真看么?这样根本没有用的,就让他放松一下吧,放松完了自然会回去好好认真学习的。 4.家庭的影响和父母的启发诱导 家长应以身作则,父母的角色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做父母的必须对自己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进行反省,注意修正自身的不良个性,随时为孩子提供健康的东西。建立合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5.放下权利给孩子,但绝对不是放任。 如去哪里玩啊,去吃饭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但孩子的一些过分的要求又不能听之任之,不然日后他会自己放任自大,这样会更难教育了。 6.避免“打”“骂”的误区。 一些家长只要孩子不听话,做错小些事情就对孩子有打又骂的,总以暴力制止。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有了阴影,总会怕做错事情,然而不够去做,生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7.不要总是向孩子施压,给孩子一定空间。 不用总对他说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考试每科都要有多少多少分以上什么的之类的话,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多交一些朋友。

活动相册
参加志愿者(3人)
张*
2小时
尤*
2小时
赵*
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