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心理夜话之学习那些事
编号 | 2018011177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魏* | 联系电话 | 1555382**** 0546-820****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5-09 19:30:00 至 2018-05-09 21:30:00 |
2018年5月9日晚,一道教育首席心理咨询师魏新花老师做客心理夜话栏目,与主持人程楠一起,跟大家继续交流学生心理的有关问题。群主持人李月娴老师将节目同步转发到一道教育群,与群友一起学习讨论,并将节目整理成文字,供大家参考。以下是详细资料: 首先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和魏老师一起给我么们揭开了五感的神秘面纱。它并不是人体的五感,视、嗅、听、味、触。而是教育中的五感---仪式感、规则感、责任感、荣誉感、价值感 节目过程中,主持人和魏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每一感带给孩子的积极影响。 首先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它能给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每一个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动作赋予内涵。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什么才是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有你的早安和晚安,我从不感到孤单等。它使我们活在当下,使我们常常满怀期待,等待某个特别的时刻来临,就是这些对别人来说可能无意义的时刻,为我们自己标定生活的意义。 特训班的仪式有: 1、上下课的礼仪2、课程结束后的总结,反思3、人际交往礼仪训练 4、升旗仪式 生活中通过仪式感,让孩子每天起床后,有个快乐的开始。晚上入睡的仪式感。给于孩子积极的反馈,让孩子带着快乐和幸福而入睡。 二、规则感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它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第三个层次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让孩子区别在群体中的规则感和个人的自由。 作为老师和家长陪养孩子的基本的规则意识1、遵守上课秩序2、对时间的遵守3、对学校制度遵守4、人际交往的界限感 规则感不是让孩子做木偶,而是让孩子明白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实际增加的是孩子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让孩子融于集体。 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发展任务,给于孩子明确的目标。 三、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事情。做事,不逃避。作为学生,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是他分内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但学习不仅仅是孩子成绩的提升,而是各种知识与能力学习。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1、对个人的责任感: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对父母的责任: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对社会:遵守社会道德和社会义务 4、对国家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5、对人类文明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四、荣誉感 荣誉感是一种追求光荣名誉的情感. 包括个人自尊心、名誉感、光荣感、好胜心、自我感、集体主义情感组成的一种复杂的道德情操,个体在荣誉感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正面意义的心理,感受时常伴随着"自豪、优秀"等一系列的积极情绪体验。荣誉感的获得:1、表扬加分:正面的具体的表扬(避免正话反说)2、参加竞赛3、正向语言的应用,给于孩子积极的暗示 五、价值感 时间原因,不能介绍,下次节目详细介绍。 总结;通过五感的学习,要因时、因地、因人,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