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心理夜话之父母如何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编号 | 2018011821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魏* | 联系电话 | 1555382**** 0546-820****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5-10 19:30:00 至 2018-05-10 23:30:00 |
2018年5月10日晚,资深心理咨询师燕玲老师做客心理夜话栏目,与主持人赵明明一起,跟听众交流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这个话题。群主持人李月娴老师将节目同步转发到一道教育群,与群友共同聆听、学习,并将节目整理成文字供大家参考。以下是详细资料: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来引出这样一些现象:我们身边会有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因为一件事情歇斯底里,大发雷霆,让周围的人很不适应,对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提出问题:成年人或者说成熟的人是应该能掌握自己的情绪的,为什么控制不了情绪呢? 燕玲老师: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可能是因为他的内心里积攒了很多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他的很多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心理营养方面不足,所以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父母其实很多是借孩子的事情,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主持人:大人的情绪都不容易控制?那作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燕玲老师:3岁前孩子的情绪问题一定源自他和父母的关系。父母想要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尽可能给足孩子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以及做好榜样。 我们可能会觉得,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事实上,情绪没有好与坏,我们把情绪分成“正面”、“负面”。只是代表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舒服还是不舒服。 主持人:父母怎样帮助孩子管理情绪、调整情绪,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呢? 燕玲老师:(一)接纳孩子出现正常的情绪反应 1. 环境改变,孩子会有情绪。 有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哭会闹,会有较强烈的负面情绪。有的孩子会哭闹,甚至会哭闹很长时间。 妈妈要了解:任何改变发生时,孩子一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孩子的表达就是哭闹。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出现这些情绪。 妈妈要做的事情包括:抱抱他,安抚他;不要说:别哭,哭就不乖了等话语。说这个实际上是对孩子情绪的不接纳和堵截。 妈妈自己要放松,知道这个状况会过去的,传递给宝宝这个信息:“我知道你现在有些害怕,别担心会过去的。”如果妈妈只是这么说,并不这么认为甚至带着焦虑安慰宝宝也安慰自己,宝宝会因为妈妈的焦虑而延长适应期。妈妈越淡定、越不焦虑,效果越好。 有的孩子就是适应环境慢一些,父母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子的。 2.分离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上面的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是有环境适应还有分离焦虑。父母也不要有过多担心,适度调整会好的 和亲人联结不够的孩子没法做好分离,将来和外面的人联结起来也会有困难。 作为最重要养护人的妈妈,要多跟孩子在一起,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妈妈跟孩子在一起时说什么做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妈妈和自己在一起,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玩什么就玩什么。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联结过程,就能让孩子从中吸取足够的营养。 3.遇到挫折或失败,孩子会有情绪。 案例:孩子学习中,出错太多,乱发脾气。 孩子的情绪来自:要么觉得没错,要么觉得父母唠叨。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教孩子面对这种挫折感。 二、不要让孩子积攒过多的负面情绪。 容易让孩子积攒情绪的因素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抚养人和孩子的关系、家里人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是否温和。 无条件接纳,到底接纳什么? 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说情绪。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三、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教给孩子怎样应对(P85) 处理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一味地认可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怎样应对 我们做父母的要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也不必过于紧张,接纳孩子的情绪、反思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以及做法加以改进、教给孩子如何应对情绪与事情就可以了。 作为养育人,我们自己要情绪平稳、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密切的亲子关系,这样才会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