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心理夜话之青少年的挫折教育
编号 | 2018023978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魏* | 联系电话 | 1555382**** 0546-820****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7-24 19:30:00 至 2018-07-24 21:30:00 |
7月24日晚8点,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生涯规划师万志琼老师座客《心理夜话》节目,和听众朋友们分享《青少年生涯规划之挫折教育》。助理兼群主持张艳丽将节目同步转发到一道教育群,与广大听众朋友一起聆听。 首先万志琼老师和主持人一起探讨了“挫折”一词,说起来仿佛谁都明白,但是它到底指什么,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内容?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阻碍。 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挫折情境:指对人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的情境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况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挫折反应:指由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 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个人不一定构成挫折,这就是个体差异。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AQ(耐挫力或者说是挫商) 1、 帮助青少年了解何为挫折。 2、 排查青少年心理挫折的外部障碍。 3、 指导青少年确立适中的抱负水平。 4、 适当的运用教育评价。 5、 帮助青少年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 万志琼老师推荐活动:让孩子访谈父母所遇到的挫折经历,听听父母对其遇 挫折的描述,当时的心理历程,以及如果应对挫折,让父母谈谈挫折对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接着万老师又详细介绍了“压力”: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 主持人问挫折和压力有啥关系或者说有啥区别? 万老师用大白话说:在挫折和消极信念的作用下,人有了压力。(这里的压力和挫折是狭义的,人们通常认为的含义)。适度的压力可以使我们: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可以满足人类寻求刺激的需要。 可以增强我们调整适应的能力。 万老师介绍过度的压力会:压垮我们的身体;降低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恶化人际关系;危害我们的心灵,降低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妨碍我们潜能的发挥。 压力过度的信号:如果你感觉最近压力挺大,同时又伴有以下所述的症状,就要引起重视。 生理方面:尽管疲倦,入睡却困难(失眠);精神不振(头痛、全身酸痛、疲劳不振);消化系统不良,食欲不振或不由自主地饮食过度、口干舌燥、便秘;心跳急促(异常出汗)、血压升高、心血管病变。常见的疾病,如胃溃疡、偏头痛、高血压、皮肤病、消化不良、中风等,都有可能是因为情绪因素及长期的压力的影响所造成的生理疾病。考虑是否是压力引起的。 心理方面:烦闷忧郁,紧张焦虑。 情绪方面:紧张、敏感、多疑,难以放松,不稳定(时而高兴,时而沮丧);会因为微不足道的原因就放弃做某事,或者和周围人过不去;孤独感,感到与朋友和家庭疏远。 行为方面:好责备(挑剔、抱怨)、易激惹(不耐烦、争执、哭泣、暴力)、作息混乱、退缩逃避、坐立不安;心理压力过大会引发顶嘴、吵架、酗酒、破坏公物、摔东西等烦躁、激动、歇斯底里、冲动的攻击性行为。 压力调适方法: 1、 调整情绪(挫折反应); 2、寻找压力源(挫折情境); 3、改变认知(=挫折认知=消极认知=不合理信念); 4、问题应对。 最后万老师就如何把焦点从情绪感受转到解决上: 推荐方法: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件事带给我什么样的经验及教训?2、我该如何做才能将这件事处理得更圆满? 推荐五种减压方式: 一、冥想放松。 二、勇于做个挑战者。 三、拆开任务分解压力。 四、通过沟通释放压力。 五、积极的正向心理暗示。 万老师和主持人一起介绍了小学和幼儿园阶段挫折教育的溯(su)源 针对孩子前后的变化予以表扬,多进行正向肯定的评价。 不找事不挡事: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事件,都是不小的考验。 适合小学的逆商培养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次困难或挫折,说明为什么会让你印象深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听了同学的挫折故事后,你有什么体会? 推荐的活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变化都会给中学生带来压力,:通过设计一些变化可以提高中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万老师最后告诉大家:将压力向积极方面转化,把承担任务看成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挑战会有马到成功的必然性,你所经历的、所得到的就是你走向成功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