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养生菜---走进山东大骆洪义教授东营实验地
编号 | 2016005952 | 服务区域 | |
服务地点 | 东营区景屋村 | 所属团体 | 东营阳光爱心协会 |
联系人 | 赵* | 联系电话 | 1386473**** 1386473**** |
服务时长 | 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6-06-02 07:30:00 至 2016-06-02 12:30:00 |
镜头里的养生菜 ----- 走进山东农大骆洪义教授东营试验地 6月2号那天,很早出门,约了冬梅,一起去景屋村帮一个不相识的农民-刘景文拍葡萄的宣传片,因为他是我们寻访的抗战老兵之子朱大哥的朋友,同时也带着另一份好奇,去采访那个正在葡萄园中做技术指导的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骆洪义教授。 在交谈中,才了解了这个新型农民,默默佩服他的胆识。当年在一次农业课堂上,他能把骆教授的无土栽培技术留在东营,成为了东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他的大胆尝试也得到了今天丰收的回报,葡萄虽然大丰收,但是,销售却成了他最大的困难,他曾经提着篮子到处找人品尝帮忙宣传,但智慧的他想到了一份友情资源,他一起学习的农民朋友朱大哥,于是找到了我们。 我对无土栽培始终存有怀疑,我们有土地,为什么要无土栽培?骆教授的一番话才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要吃到健康的蔬菜,土壤是基础,如果,土壤内长期连年使用化学肥料,作物吸收后剩下的酸根与土壤中氢离子结合生成酸,会导致土壤板结,酸性增强,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酸化。会加重铝离子及锰、铬、镉等有毒金属离子的淋失和溶出,污染土壤和水环境。更严重的是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和动物的健康。 骆洪义教授研究的无土栽培技术,是利用了种植蘑菇后的蘑菇渣加土杂肥或酒糟等为原材料,经过发酵后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不但大大降低了土地成本,更重要的植物健壮,抗病能力强是无病虫灾害,可以省去种植过程中喷洒农药,这样吃到的水果或蔬菜,就一定是放心食品。 在拍摄过程中,葡萄拍的很少,录得更多的是骆教授的话,和他精心研究了十几年的技术成果,更包含着他对于东营人民的这份爱心,呕心沥血,从国外教学研究到国内土壤的精心栽培指导,十几年的心血,最终,在东营这片盐碱地开花结果,只为土壤安全健康,只为国民身体素质,他不辞辛苦的各城市奔波。 镜头前摘下一颗葡萄,记下一个名字—— 山东农业大学骆洪义教授(欢迎收看:刘景文的葡萄熟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zU5ODY0MA==.html ) 活动组织:赵秀丽 参加成员:赵秀丽 (录像)丁冬梅 活动时长:5小时 活动记录:赵秀丽 东营阳光爱心协会 2016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