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广播电台《青少年心理热线》活动
编号 | 2018030012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市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心理学会 |
联系人 | 王* | 联系电话 | 1895466**** 0546---833**** |
服务时长 | 2.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8-04 09:00:00 至 2018-08-04 11:30:00 |
厌学之“我”心迷茫 我们今天谈的话题是青少年的厌学,在说到厌学这个消极的词的时候,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学习这件事本身,是一个积极的词,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习,小时候上学,学习知识,长大成人我们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学习各种的工作技能,所以学习知识是一种技能,这本身是一个积极的词,那么我们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愉快的学习,一种是痛苦的学习,那出现了厌学的状态,我们不难看到这是痛苦的学习带来的后遗症。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曾奇峰老师说网络成瘾这个话题的时候,讲说“取消网络成瘾综合征”这一诊断,改称青少年上网相关问题,在这里,我想说厌学这个词不要轻易得给孩子带上这顶标签的帽子,而是说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作为家长的代表,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 1.孩子产生学习问题的根源: 我们先来看古时我们祖先的例子,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王阳明是当时明朝时期有名的理学代表人物,王阳明先生在北京大兴隆寺讲学,成为北京城一景,很多知识分子前来拜师,一个例子就是当时时任户部左侍郎乔羽,有一次乔羽要到南京任命,走之前人生还有迷惑,就来问阳明先生,人生怎么样学习、成长?阳明说:“学贵专”,乔羽说:“哎呀,我从小学习就很专注,我小时候很喜欢下围棋,常常废寝忘食,我对别的事都不关心,几天几夜下围棋,就因为这份专注,我少年时就号称围棋界无敌手了”;阳明笑笑说:“学贵精”,乔羽说:“我后来成年后因为要考进士,我努力学习词章之学,专心于词章,我觉得我已经学得很精了。”,阳明继续说:“学贵正”——人间正道是沧桑,乔羽说:“是啊,我现在就在学习正道 ,我此前的东西我都很喜欢,可是时间不允许,我又舍不得放下,我喜欢养些花花草草,我政务繁忙,我觉得要做的事情特别的多,现在我会专注,学习精了,现在又学圣人之道,我觉得我都做到了,那为什么还是那么迷惑呢?为什么最近还是心不定呢?”阳明笑笑说“你这不叫专、精、正,你喜欢围棋,是你溺于棋技,不是专于棋,喜欢诗词,是你癖于文章,不一定是精于词章,你擅长的是技、是术,而不是道,开始的出发点不是走的道,世人多巧啊,心茫茫然”, 乔羽闻之,如醍醐灌顶。我们看,古时的人们没有各种电视、电脑、手机,他们的娱乐活动很少,他们的娱乐活动就是下棋,弹古琴,做词章,他们各种的学习我们现在来讲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些,但是这么优秀的人学着学着,心不定,心迷茫了,再来看看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么,比如说:家长玩儿手机,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掌握的技术特别多,现在的人在网上玩儿游戏,玩儿抖音,看新闻,足不出户,还有的家长在工作上如鱼得水、工作出色,有的做官做的很大,这些都是技能和能力,但是天下有了,确把我失去了,我们的心失去了,就是我们说的工具绑架症,现在 ,不管是大人也好,孩子也好,开始的出发点不是先做人,就是王阳明讲的正道,以人为本,先把人做好,然后再去学各种的知识,技能,而不是把人放在了学习知识和各种的技能之后,家长为了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先被逼着各种学习,被逼着学习就是痛苦的学习 ,不是发自孩子的本身愿望,孩子迷茫了,找不到方向了,心空了,大人呢,看到孩子不学习,也跟着受影响,不断的逼迫孩子,指责孩子,大人的本心又在哪里?也跟着迷茫了。家长们成了成绩绑架症。 2.孩子产生学习问题的行为: 孩子出现不爱学习的问题,可以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负面情绪表现,具体来说,就是说孩子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如果家长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不会主动的去涉及其他学习内容、一学习就困,要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需要家长用物质激励,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时为什么,花在电视、电脑和娱乐上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厌学可以划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轻者表现对上学不感兴趣,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重者,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因为我们家孩子正在上一年级,过了暑期开始上二年级,按说孩子上一年级,很多家长不会过多的在乎学习成绩,其实不然,很多家长从一年级就开始重视学习成绩,孩子同学的家长在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 ,还有家长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如果作对了,很好 ,如果做错了,然后就给孩子讲题,讲完了,问孩子:“会了么?”,孩子说:“会了”,好,家长给孩子出了一道题型一样,数字不一样的题,让孩子做,孩子做错了,“啪”,一个巴掌过去,“不是说会了么!为什么做错!”,然后再出题,再做。我们看,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了么!这是痛苦的学习 ,这是在小学一年级,以后还有10年的学习生涯,以后10年都如现在这样学习,可想而知,孩子对学习还有兴趣么!除了痛苦就是痛苦。 我们再来说一说打孩子这件事,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提倡打孩子,是有科学依据的,一般人面临威胁的时候大脑有两条回路,一条回路就是受到威胁做出反应,然后逃脱,然后平衡,就是我们小时候也遇到过坏孩子要跟我们打架,打了一架,跑了,解决了,没事,这个事没有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伤痛,那么另外就是受到威胁,然后抑制,困住了,无效,就是你做了很多努力无效,这时候压力激素大幅上升,所以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打孩子,就是当我们揍孩子的时候,孩子是完全被困住的,就是他在这个家里面只能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他的父母是他唯一生存下去的必需,但他的父母打他,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被外界袭击的时候,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因为我们是动物,我们要战斗,如果是小朋友打他,他可以跟他战斗,然后打完以后行了,今天就算过去了,但是父母打他,他实在是没办法,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被打,而他地体内依然分泌了极多地肾上腺素,怎么办呢,那个肾上腺素无处安放,也没有达到平衡,也没法自然的消退,所以他的肾上腺素水平就会比正常人高 ,长期累积下去,这个人的情绪就会比别人容易激动,体内的应激水平比别人高的多,就是一点就炸的炸药桶 ,因为他长期分泌极多的压力激素没法减缓。所以我们看 ,当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叛逆,他叛逆的 是什么?其实就是情绪的发泄,家长的情绪一上来 ,孩子经年累月的情绪得不到疏解,然后就疯了,甚至家长都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怎么孩子会那么叛逆,那么不听话了,这时候就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已经出现问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 ,孩子就爆发了,就是一点就炸的炸药桶,很可怕。 3.解决问题: 那我们现在看,知道了根源,知道了原理,我们主要是来解决问题的,问题出现了不可怕,办法总是比问题多,如果孩子出现了不喜欢学习的状态,我们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缓解孩子的厌倦、烦躁的情绪?孩子的这些消极的情绪是因谁而起?因家长,家长的成绩绑架症只要缓解了,孩子的厌倦、烦躁情绪肯定会有缓解。 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家长来求助,说她家的小孩已经一周都不去上学了,也不想去考试,马上要中考了,家长特别苦恼,特别焦虑,因为孩子学习其实很好,在班级里是前10,突然说不上学了,也不考试了,家长疯了。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家长已经不是原来的家长了,各种求助,然后来求助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就是王永静老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家长和孩子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然后我们就发现,家长在孩子上学期间一直是唠叨加职责批评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跟孩子沟通,甚至家长认为孩子是有病的,这真的是家长亲自说出来的话,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就是,毫不夸张的讲,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孩子做在前面写作业,父亲和母亲就在孩子的身后,站在椅子上,面目狰狞,一只手掐腰,一只手指着前面的小孩不断地指责他这不对,那不好,要好好学习,要这样,要那样,长年累月,试问,有哪个小孩不疯!任何人都疯了,还好,孩子的父亲从那个椅子上下来了,站在孩子的角度询问孩子需要什么,不想上学,好,那就不上,呆在家里,我没意见,不想上学我们还可以做别的,可是母亲还没有从椅子上下来 ,小孩仍然抗拒着,我们看,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给谁看的,都是给父母看的,孩子叛逆的,抗拒的,都是对父母的行为的行为反馈。 所以面对孩子的厌学状态,家长先不要紧张,还是回到我们之前说的,我们要孩子去学习一定要放在孩子这个个体之后,尊重孩子这个个体,包括孩子的自尊,情绪,要求,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学习,那么往往事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嘉宾:王家娜 上传:谭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