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心理夜话之“新生开学做好准备了吗?”
编号 | 2018032849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市广播电台 | 所属团体 |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魏* | 联系电话 | 1555382**** 0546-820****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8-08-31 19:00:00 至 2018-08-31 22:00:00 |
2018年8月31日晚8点到9点,FM105.3《心理夜话》如期开始, 张义萍老师提前30分钟赶到了节目现场,和主持人青青讨论节目内容。 张老师开场以新生入学几天后要求回家或者租房子陪读举例,讲述了入学适应不良、适应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小升初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如何调整、幼升小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如何调整、高中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如何调整。 然后张老师谈到,问题是表象,究因是根本。到任何问题时都要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孩子入学适应不良也是如此。孔屏说,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所以,调整、消除、缓解孩子入学适应不良问题,也要先从探究家庭问题入手。 孩子情绪上的紧张、焦虑多数来源于安全感的缺失。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是0-6岁父母尤其是母亲亲密的拥抱、温柔的抚摸。孩子已经上学了,不可能退回到6岁前,那么,每天当孩子上学前、放学后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摸摸孩子的后脑勺,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心、支持、陪伴,让孩子确信无论他表现怎么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这样,就会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入学焦虑情绪。 孩子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源于夫妻或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关系等家庭关系中,任何一种关系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在这其中,夫妻关系是核心因素,夫妻关系不和睦是形成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关系胜过教育”,父母与其辛辛苦苦地教孩子如何处理师生、同伴关系,不如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关爱去搞好夫妻关系。 孩子学习能力的欠缺源于家长的过度保护或过度干涉。刚入学时,有些孩子老师提问不会,同伴玩游戏不会,甚至与同伴语言交流都不顺畅,从表现上来看,“比较无能”。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被过度保护或者过度干涉,从来没有被放开无拘无束地玩,无拘无束的探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尤其是由祖辈照看的家长,首先要改变观念,相信孩子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逐步放开对孩子的束缚。 家长对环境的过度挑剔,让孩子不愿意去适应学校环境。这也是众多孩子出现入学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家长在孩子面前,动辄抱怨甚至指责学校及老师这方面做得不好,那方面做得很差,同伴如何不懂事,家长不明事理……老师及学校的威信及威严,根本不能在孩子心中形成,所以,遇到自己不愿意做到的事,孩子也不愿去适应学校环境及老师,也不愿委屈自己去和同伴和平相处。为此,孔屏建议家长:做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如果家长不能站在学校的角度、老师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很难引导孩子去适应学校、适应老师。同时,不要苛求学校环境,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要学着去适应。 除了以上因素外,社会环境及电脑电视等因素也影响着孩子的环境适应问题。作为家长,能做的首先是改变自己,然后去改变家人,改变环境。 针对孩子出现的入学适应不良问题,家长一方面要积极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一方面要逐步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就像轨道,孩子形成好习惯,就如同轮船或者飞机,进入预定航线,以后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同伴交往习惯。鼓励孩子做一个倾听者,认真听别人把话讲完;鼓励孩子做一个主动者,主动打招呼伸出友谊之手;鼓励孩子做一个分享者,有什么东西与同伴分享,并以此为乐;鼓励孩子做一个合作者,同意别人的意见;鼓励孩子做一个感恩者,得到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要知道感恩,多说“谢谢”。 生活作息习惯。一方面是健康饮食,家长积极为孩子准备有营养、搭配合理的饮食,戒绝垃圾食品;另一方面是制定合理的作息习惯,并监督孩子遵守作息习惯,以保证充分睡眠。孔屏说,一般孩子一天睡眠时间至少需要10个小时,所以晚上熄灯睡觉最好不要超过21:00,上学最好就近入学,不要选择太远的学校,以避免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学校往返的路上。经常运动的习惯。每天至少要给孩子安排30分钟的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一个小时。即使孩子看起来很疲乏,即使上学时间很紧张,即使作业很多,这个原则也不要动摇。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不自觉地就形成了很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好的身体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家长不要说:“没有空儿玩”,要端正态度,从自身找原因,引导帮助孩子形成运动的习惯。 专注做事的习惯。孩子专注习惯的形成,很多是在三四岁时玩耍时形成的。对已经上了一年级还坐不住没有形成专注习惯的孩子,家长开始对其要求不要太高,从时间上来说,能专心学习或者做一件事15分钟就很不错了。家长在孩子入学后,要拿出一周的时间,对孩子的专注能力及学习能力进行观察,譬如做完老师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读拼音能读多长时间?做数学题能做多长时间……在摸清孩子情况的基础上,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但同时也不要忽略内在动力的激发。内在激发的方式,譬如口头的鼓励、肯定,“你真是个专心的孩子!”“正确率提高了,你可真细心啊!” 最后,张老师面对孩子的适应不良,引导听众,首先不要焦虑,家长的焦虑情绪不由自主地就会传达给孩子;其次,一定要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