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寻访抗战老兵走进黄河口镇
编号 2016006942 服务区域
服务地点 黄河口镇 所属团体 东营阳光爱心协会
联系人 刘* 联系电话 1835462**** 1835462****
服务时长 6小时 活动日期 2015-07-28 07:00:05 至 2015-07-28 17:00:14
活动详情

陈邦昌:“您知道陈邦昌大爷家住哪里吗?”7月28日,我们来到垦利县黄河口镇新集村探访抗战老兵陈邦昌,由于不认识路,在村口我们拦下了一位村民。“你说的是那个打过鬼子的老党员吧,我知道,我带你们去。” 在村民的热情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90多岁的陈邦昌老人躺在床上凉快着,见我们去了,高兴的从床上做起,大娘也是拄着拐杖从里屋里走出,嘴里一直说着,“辛苦孩子这么热的天,还麻烦你们来看我们”虽然老人耳挺背的,但他之前给儿女们讲的故事,至今大爷的儿子记忆犹新,陈大哥给我们讲到:“国家不太平,最吃亏的就是咱老百姓,要是不赶跑日本侵略者,咱们永远都不能过上安生日子!”想到这些,当时年仅19岁的陈邦昌大爷告别父母,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革命后的许多事情在老人的记忆里都已经渐渐模糊,而刚刚参加革命后的第一场抗击日伪军的战役,他至今仍记忆犹新。田柳庄是山东伪军第3方面军第6军长期经营的中心据点,设防坚固。1945年7月,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富、政治委员景晓村根据山东军区关于发动夏季攻势作战的部署,发起田柳庄战役。7月30日,渤海军区7000余人冒雨开进,完成对田柳庄的包围。8月3日,渤海军区炮兵部队对田柳庄外围工事进行破坏射击,7日,攻占了庄东南和西北角外墙支撑点的两个最大碉堡。尔后,与伪军展开反复争夺,激战数日,打退伪军数十次反扑。13日,渤海军区部队发起总攻,突破内墙工事,攻入庄内展开巷战。伪军数度从南门突围均被击退,待援无望,纷纷缴械投降。此役,渤海军区部队歼伪军2500余人,打通了渤海区与胶东区、鲁中区的联系。 一路战役,一路成长。由于表现良好,陈邦昌在参加革命不久后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前就是单纯痛恨日本鬼子才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通过学习懂得了许多救国救民的道理,也成了革命政策的传播者。”1947年,在短暂的回乡探亲过程中,陈邦昌积极在村里宣传革命政策,发动更多的有志青年参加革命,跟着党走。李长安:“不满14岁告别父母毅然参军,‘踩’着炮弹冲锋时左腿不幸被炸伤,右脚脚踝曾在战争中受伤……”7月28日,在垦利县永安镇四合村,我们见到了现年84岁高龄的李长安老人。尽管耳朵有点背,但是谈起亲身经历的抗战岁月,老人家还是难掩激动之情,而从他回忆的碎片中,也串起了一曲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战之歌。 1944年年底,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但是日本侵略者仍作困兽之斗。“当时俺们村东头就是日本鬼子的据点,看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我和同村的几个伙伴决定参军抗日。”李长安出生于泰安市东平县,是家里的长子,虽然战争年代条件艰苦,但父母亲人却丝毫没有减少对他的疼爱,得知不满14岁的孩子要上战场打仗,全家人自然万分不舍。“不赶走日本鬼子,咱们永远也无法过上安定的生活,我坚决要保家卫国。”从八路军那里听来的“道理”,成了李长安说服亲人的理由,更成为日后每次战役驱动他勇往直前的动力。 跟着部队,李长安参加了解放阳谷、寿张、郓城的三场战役,而这三场战役也让他从一个涉世不深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名意志坚强的八路军战士。1945年7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东省阳谷及临清地区对伪华北绥靖军发起进攻。阳谷县城高壕深,四面城门皆有瓮城,城楼及四角筑有明、暗火力点,城内街心筑有核心工事,是楔入冀鲁豫中心区的坚固据点。该城守军系华北绥靖军第4集团军第9团、伪阳谷县警备大队及逃入该城的伪寿张、朝城、莘县等警备大队共3000余人。八路军收复东平、莘县之后,该城已处于三面被围之中。为拔除该据点,冀鲁豫军区集中4个军分区部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了阳谷战役。20日,在临清至阳谷间长达80余公里的战线上,冀鲁豫军区部队对日伪军发动猛烈攻势。21日2时,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4个团主力对阳谷城东门两次突击未克。23日夜,攻城部队实施多处突击、重点突破的战法,一举将多处突破,伪军退守中心据点,被分割包围。经火力突击与政治攻势,伪阳谷及退居城内之莘县、寿张警备队和伪政府人员相继投降。在这场战斗中,八路军毙伤伪军团长以下300余人,俘2000余人,收复县城6座,解放了除聊城至临清一线外的广大地区…… 面对残酷的战争,李长安坚强如铁;身处恶劣的环境,李长安意志如钢。是什么让他这样坚强,是什么让那一代人如此英勇?“坚决保家卫国”,满头白发的老人发出了接受采访中最洪亮的声音。 保家卫国,这个质朴但执着的信念支撑着李长安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在冲锋的过程中无畏牺牲,在激烈的战斗中视死如归。正是像李长安大爷这样一批批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凯歌李梅玲:7月28日我们怀着好奇,崇拜的心情迫不及待的想见着这位唯一的一位抗日时期的女英雄,由于我们不认识路,问了两位坐在外面的老奶奶,在老人的指引下,走进了这位女英雄的家里,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大娘种的菜园,绿莹莹的一片甚是好看,往里看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娘正在洗衣服,这位就是我们85岁的女英雄李梅玲大娘,她对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茫然,当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大娘有些激动但是显示不住的高兴却挂在脸上,嘴里一直说着感谢的活。年仅13岁的李梅玲就参军入伍了,她有着非常高的觉悟,她告诉我们“不把小日本打出去,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于是她带动村里100多名村民参军打小日本,她在部队里是位护士,每天给自己的战友包扎伤口,她回忆着战友们的伤情,有的腿没有了,有的眼没有了,甚至是抬回来就牺牲了,那时候生活艰苦,给老乡们要的面子,好的给伤员吃,自己有时候能吃上,有时候吃不上,就这样坚持过来的。是啊,你们是伟大的,没有你们当年的保家卫国,我们就不会有现如今的幸福生活。大娘还给我们唱红歌《三讲纪律,八项注意》。在我们临走的时候,大娘感动的只掉泪,说还有人能记住她,她很感谢,一直把我们送到大门外。参加活动的工友:刘霞,丁冬梅,程金金,静月、眼科医生诊断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