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2024.08.21《菇小毒大,食之要命》宣传活动第4期
编号 2024081484 服务区域 河口街道
服务地点 鸣翠湖广场 所属团体 山东领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王* 联系电话 1386479****
服务时长 2小时 活动日期 2024-08-21 18:30:00 至 2024-08-21 20:30:00
活动详情

夏季降雨量多,气候潮湿,也是野生蘑菇生长的季节,也是也是蘑菇中毒的高发季。2024年8月21日,山东领峰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菇小毒大,食之要命"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识别技巧 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2000年广州市三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都有说是在家乡多次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不会中毒。事实上它们并不一样,因为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在活动中志愿者们为来往市民讲解宣传单内容,了解野生蘑菇的种类、如何辨别有毒的野生蘑菇,特别强调了不采摘,不食用,不售卖,不食用野生蘑菇以及误食后如何进行科学自救等内容。

一看颜色

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二看形状

无毒的蘑菇通常菌盖较ping,伞面ping滑,菌柄下部无菌托,上部无菌轮;有毒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轮、菌托,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往往稠浓分泌物,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

无毒的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异味。

一旦怀疑误食有毒蘑菇,应立即就医,并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便医生进行鉴定和治疗。

 

通过此次宣传志愿活动,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活动地点:鸣翠湖天地

活动时间:2024年8月21日18∶30—20∶30

活动人员:21911王思涵、08004武锦悦、06566刘如缘、31387徐小雅、31553董嫣涵、08960马恬梓、65267高培爽(各计2小时)

备注:31509魏鸿蕾、06743李远志、89367刘一凡(各计1.5小时)

17117刘睿哲(计1个小时)

活动负责人:刘如缘

活动总结:徐小雅

活动上传:李晶加1小时,共计1小时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