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20181026心理夜话之父母有多强势孩子就多悲惨
编号 2018044055 服务区域 东城街道
服务地点 东营广播电台 所属团体 东营一道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魏* 联系电话 1555382**** 0546-820****
服务时长 2小时 活动日期 2018-10-26 19:30:00 至 2018-10-26 21:30:00
活动详情

10月26日周五晚8点《心理夜话》栏目与听众朋友们准时相约,今晚节目由张丽主持,一道教育的张义萍老师做客直播间与大家分享父母多强势孩子就多悲惨这一话题,QQ群主持尤凤仙针对这一话题与群友互动讨论,并记录了本次节目内容。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与嘉宾老师围绕家长的什么行为是强势行为展开讨论,并列举了一个案例:小男孩俊俊因不满妈妈逼他练琴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俊俊妈气急败坏,竟然拿斧子劈开了门!最后把孩子狠狠教训了一番,孩子带着眼泪乖乖练琴去了。听完这个案例主持人和嘉宾老师都有些心疼孩子,怕是妈妈狠狠劈门的场景永远定格在孩子心里了吧。 接着张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她和女儿去商场买衣服,张老师亲手为女儿挑选了一件自己认为满意的拿给了女儿,但是女儿并不喜欢这样的风格,并质问道:是给我买衣服还是给你买衣服?既然是给我买为什么要拿你喜欢的?由此可见,孩子默许,并不代表他们认同父母的做法。是父母太过强势,才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反驳。 由此总结出强势家长的表现为: 1、少在孩子面前表露情感   由于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有种“恃宠生娇”的态势。为了避免孩子在家里横行霸道,中国家长通常采用“从严”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只有维持自己在孩子心目树立绝对的权威,孩子才不敢犯错,于是,强势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说一不二,他们很少在孩子面前表露情感,不会对孩子进步表扬,或者不会做一些爱孩子的举动。教育孩子时,常常态度生硬,言语粗暴,缺乏感情。      2、给孩子设置规则和目标      强势的父母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规矩做事,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人生去走未来的路。于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设置规则和目标,强加自己的思想于孩子身上。 3、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强制孩子完成目标   强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最明显的表现是不给任何机会孩子犯错。例如我们常说的“虎爸”。 那么强势的父母对孩子有哪些伤害呢? 1、亲子关系生疏 父母在孩子面前过于强势,孩子只会变得弱小,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渐行渐远。 来咨询的小静妈妈第一次进入咨询室的时候,不停地重复这句话:“我的孩子怎么跟我这么生疏呢?”据她描述:小静在家里从来不主动说自己在学校里的事情,父母问起时,她只有两个字:“没有。”后来了解到,小静的父亲是一个权威型的家长,女儿的生活和学习等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孩子在家里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在家里不爱说话,跟父母越来越疏远。 强势的父母只要发话,孩子必须服从。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成为家里的弱者。如果孩子长期受到父母过分的管制,他自身成长的能量就会被削弱,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父母,即使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心里和父母也很疏远。 2、孩子性格懦弱,胆小怕事 有一类父母,特别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孩子做错事情,或者不能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就会招致责骂,要是孩子敢反抗,便会招致更加严厉的训斥。长期受到“责骂”的孩子,就会把想法埋在心底,不敢讲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遇到事情没有主见,缺乏战胜挫折的信心。 3、孩子过分叛逆 有一些孩子长期被父母过分管制,情绪、需求一直被压抑。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父母过高、过严的要求,让孩子不能接受失败,从而很容易在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顶撞父母和老师。 那么强势家长需要如何改进呢? 1、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待孩子。 每个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要以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把孩子本来无意所犯的错误当成故意而为,要用孩子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用孩子的标准去评价事物。我们跟孩子说话时尽量平视孩子,营造平等的气氛;跟孩子沟通和交流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是否可以理解你的话语;不要总是板着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更不要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为由来“教”孩子。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宝贝,对于这件事情,爸爸妈妈的看法是这样的,你的呢?”或者“爸爸妈妈的建议是这样的,你可以参考一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这件事情是要你自己做决定,但是,如果需要我们帮助的话,我们很乐意提供。” 不要总是牵着孩子走,而是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提供适当的帮助。 2、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在生活中,一些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们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比如:“下周表妹生日,我们要送礼物,你们年龄相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咱们家的书房要重新装修,你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一些与孩子相关的家庭事务,让孩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千万不要用粗鲁的方式拒绝;父母提出的要求,儿女不同意时,我们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已经决定了”,而要把理由告诉孩子;有些事想让孩子接受,不妨多商量或者辩论,谁有理听谁的,简单粗暴的施压,只能造成更多麻烦。 3、允许孩子不完美 “你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又不听老师的话?”“怎么做错事情的总是你?”“这么简单都会出错,你怎么那么不用心?”想想这些话是不是经常从你嘴里无意识地就说出来了,是不是总是觉得孩子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其实,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指责和抱怨,是因为我们要求太完美。觉得孩子做的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觉得孩子没有尽力。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独立成长,就要容忍孩子犯错误。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做孩子的大脑。龙应台在《目送》里面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孩子的独立成长是不可避免的,在成年后离开父母而独立于社会也是必然的。父母其实就像孩子刚刚学自行车时后轮两边的两个小轮子,在孩子小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撑,不让孩子出现危险。而最终小轮子是要被去掉的,孩子前行的方向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小轮子的控制中。

活动相册
参加志愿者(3人)
张*
2小时
尤*
2小时
好*
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