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鸿宇公益“暑假公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第296期
编号 | 2025051180 | 服务区域 | 东城街道 |
服务地点 | 文昌社区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鸿宇公益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刘* | 联系电话 | 1328730**** 1328730**** |
服务时长 | 6.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5-07-14 08:30:00 至 2025-07-14 17:30:00 |
2025年7月14日我们两位志愿者开始了志愿服务。 指导小学生作业的志愿经历,像一场充满细碎闪光的“教学相长”之旅,让我在笔尖与耐心的碰撞里,读懂了教育里最柔软的部分。
从“教知识”到“懂孩子”
起初总想着“快速讲懂题目”,遇到孩子反复做错会急:“这道题不是刚讲过吗?”直到发现一个总在算术题上卡壳的小姑娘,其实是对数字没概念。我试着用她喜欢的糖果当教具,一颗一颗数着算,她突然眼睛一亮:“原来减法就是吃掉几颗呀!”才明白,孩子的“不懂”从来不是故意的,而是需要用他们的方式——兴趣、具象、慢慢来——去搭桥。
耐心是最好的“解题步骤”
有个男孩写作业总爱东张西望,我没催他“快点”,而是蹲下来问:“是不是觉得这页太难啦?”他小声说:“字太多,看着累。”后来我们约定“每次只看一道题”,他画对一个勾就给自己贴颗星星,渐渐坐得住了。原来比起“效率”,他们更需要被允许“有节奏”:允许发呆,允许犯错,允许用自己的小方法找到成就感。
被“反哺”的温暖
孩子们的反馈总在不经意间打动我:讲完题后,他们会认真地说“谢谢老师”;看到我咳嗽,会悄悄递来自己的小水杯;甚至有孩子把“我的志愿老师”写进作文里。这些瞬间让我明白,指导作业不只是“输出”,更是被信任的过程——他们用稚嫩的真诚告诉我:你的耐心,他们都懂,也都记在心里。
这段经历教会我,教育里最珍贵的不是“教会了多少题”,而是让孩子觉得“了解知识不可怕,有人愿意等我慢慢学会”。而我,也在这些细碎的互动里,学会了用更温柔的眼光,看待成长里的“不完美”。
刘老师负责组织安排志愿活动事宜。
燕炳宇 刘展辰上午3小时
燕炳宇 刘展辰下午3.5小时,共计6.5小时
时间:2025年7月14日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30
资料上传满老师加一个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