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编号 | 2025061615 | 服务区域 | 辛店街道 |
服务地点 | 东营区胜利广场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美恒商贸新希望志愿者服务队 |
联系人 | 高* | 联系电话 | 1825460****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5-08-10 15:40:00 至 2025-08-10 17:40:00 |
2025年08月10日 下午15:40-17:40 志愿者:张馨潼、王子轩、崔佳馨、严云翔、王婧玥、刘佟、赵姿琛、周奕霏、惠兴璐、王世颖、陈梦婷、崔昊晨、马英栋、魏千贺、陈冠宇、高霞等在东营区聊城路胜利广场参加“防诈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防诈骗宣传志愿服务:一堂生动的社会课 今天参与社区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志愿服务,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实践经历,更像一堂直击现实的社会课,让我对“责任”与“成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起初,我以为宣传不过是分发手册、重复口号,直到亲眼见到那些潜在的风险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一位阿姨拿着手机里的“中奖链接”向我咨询,语气里满是对“免费旅游券”的期待,当我指出这是典型的诈骗套路时,她眼里的失落与后怕交织,让我忽然意识到:诈骗不是遥远的新闻,而是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疏忽瞬间的陷阱。这让我明白,宣传的意义从来不是走过场,而是用具体的案例、通俗的语言,帮人们撕开骗局的伪装。 活动中,最触动我的是代际认知的差异。老人们对“公检法来电”“安全账户”的话术缺乏警惕,年轻人则更容易在“刷单返利”“虚假购物”中栽跟头。这让我想到,防诈骗从来不是单一群体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作为高中生,我们熟悉网络世界的规则,更该成为家庭里的“防骗宣传员”——教父母识别钓鱼网站,提醒祖辈不轻信陌生来电,用我们的认知优势搭建起家庭的防护网。 有人说,高中生的任务是读书,何必操心这些“琐事”?但今天的经历告诉我,社会责任感从不是空洞的口号。当我们向居民解释“验证码是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锁”,当我们帮老人在手机上设置诈骗拦截,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实则是在守护一个个家庭的安宁。这让我想起课本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原来责任不必等到长大成人,它就藏在每一次主动伸出援手的瞬间。 从本质上看,防诈骗宣传的内核,是对社会信任体系的维护。当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考验的不仅是个体的警惕性,更是群体的互助意识。我们递出的每一份宣传册,说出的每一句提醒,都是在为社会信任加固防线——让真诚的沟通不被虚假话术裹挟,让正常的交易不被诈骗套路干扰。这种维护,恰恰是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 也就是说,当代青年的成长维度,从来不止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认清诈骗的本质,既是保护自己的生存技能,更是理解社会运作的认知窗口。当我们主动承担起传播防骗知识的责任,实则是在完成从“被保护者”到“守护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正是青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仅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更能以微薄之力,为他人、为社会的安稳添砖加瓦。这或许就是志愿服务最深刻的意义:在实践中理解社会,在担当中定义成长。 总结人:刘佟 活动负责人:高霞 东营市新希望志愿者服务队 2025.08月10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