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长跑协会反诈骗犯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第25期)
编号 | 2025064669 | 服务区域 | 辛店街道 |
服务地点 | 民生公园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长跑运动协会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刘* | 联系电话 | 1315681**** n****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5-08-19 17:00:00 至 2025-08-19 19:00:00 |
活动详情
2023年8月19日下午17点至19点在民生公园广场,参与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分为宣传小视频录制和线下科普两项任务,短短2小时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反诈工作的迫切性与基层实践的挑战性。
第一阶段:录制反诈宣传小视频
我与同组的小陈被分配为搭档。在阅读完《防范电信诈骗指南》后,我们重点梳理了“冒充公检法”和“虚假投资理财”两类常见诈骗手段的核心话术。为确保视频通俗易懂,我们决定以情景对话形式还原诈骗过程:我扮演自称“公安局”的诈骗分子,谎称小陈涉嫌洗钱并要求转账保证金;小陈则根据宣传页上的提示,拆穿对方的漏洞并挂断电话。
第二阶段:面对面科普宣传
开始向市民发放手册。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母亲翻看“AI语音诈骗”案例时惊讶道:“现在骗子居然能模仿家人声音?上周我差点接了个声称孩子受伤要汇款的电话!”我立即递上反诈手册,教她设置手机骚扰拦截功能。另一位拄拐杖的老先生听完“保健品诈骗”套路后,主动多要了5份手册:“我们老年活动中心正需要这些资料,下午我就组织大伙儿学!”也有部分市民起初摆手拒绝,但在听到“社区有人被骗20万”的真实案例后,纷纷折返询问防骗技巧。
活动反思与感悟
此次活动让我意识到,防范电信诈骗绝非简单的口号宣传。当市民从最初的不以为意,到主动索要资料甚至成为“二次传播者”,正是基层宣传价值的生动体现。拍摄视频时对台词细节的反复推敲、现场科普中“用案例引发共鸣”的技巧,让我明白有效的反诈教育需要兼顾科学性与人情味。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手段正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升级,唯有持续更新知识库、创新宣传形式,才能在无形中筑牢群众的心理防线。这场活动或许只是反诈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若能让多一个人少受财产损失,便是我们志愿工作最实在的意义。
组织上传:刘新芳
活动总结:代子扬
活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