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家庭教育讲座20190122
编号 2019005790 服务区域 史口镇
服务地点 史口中学 所属团体 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和而不同心理志愿服务队
联系人 朱* 联系电话 1386473****
服务时长 2.5小时 活动日期 2019-01-22 13:30:00 至 2019-01-22 16:00:00
活动详情

2019年1月22日,朱清林老师到一中集团史口分校开展了主题为《鼓励孩子自立》的家庭教育讲座。朱晓旭负责摄影。朱老师从六个方面讲述了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问太多问题 4、别急着告诉答案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给孩子一个“怎么去做”的选择,可以减少孩子的沮丧心理。 问孩子要一杯牛奶还是半杯,这种问题看起来是强制的选择,只不过是用另外的方法限制孩子,把拒绝“合理化”,但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适当以这种办法转移他们的沮丧心理,可以让他们觉得不那么受压迫。 2、尊重孩子的努力 我们常认为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很简单,还会鼓励他们:“试试看,很简单。”如果他做成了,那也是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没有做成,那就连“简单的事”都没做好了。 换个说法,如果我们说“这不太容易。”/“这可能会有点难。”他们会传达给自己不同的信息。他会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如果失败了,至少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我们同样可以给孩子建议。如“有时候,……做会好些。”即使不管用,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失败。 3、不问太多的问题 “你去哪儿了?” “……出去了。”“出去干嘛了?”“……什么也没干”这种经典对话随处可见。孩子们没准备好怎么回答或者不想回答时,防御性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或者“别烦我” 其实,如果不狂轰乱炸的问孩子问题,而是在他想说的时候认真听,他就会愿意和你说。 是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过问孩子?不是。重要的是注意你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 家长普遍爱问的问题:“今天开心吗?”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他们不仅要去聚会、上学、玩,还要让自己开心,如果不开心,就会让自己和家长都失望。 4、别急着告诉答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令人困惑的问题“彩虹是什么?”“为什么小孩子生下来就不能回去了?”“为什么人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家长会被这些问题问的很尴尬,然后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其实没有必要。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自己已经在想答案了。他只是想让成人做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他们更深入的探索他们的想法。 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让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才是最有帮助的。 如:“为什么人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问了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哲学家问了几个世纪的问题。” 寻找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减轻孩子对家庭的以来,告诉他在外界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的生活不是独立的,只要你需要,总能找到帮助。 这个方法对孩子有益,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校医可以和超重的孩子讨论饮食习惯,鞋店的售货员可以解释长时间穿运动鞋对脚的影响,牙医能解释不刷牙的后果…… 所有这些外部资源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不只是从爸爸妈妈这里得到答案。 6、不要放弃希望 生活的很多乐趣来自梦想、幻想、期待和计划。让他们对现实梦想失望,也让他们失去了实现梦想的人生经历。 一位父亲谈到,他9岁的女儿很喜欢骑马。一天,她问爸爸可否给他买匹马。他尽力忍住不去告诉她这不是简单的钱、空间和城镇规定的问题。他说:“哦,你希望能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给我说说看。”接着,他仔细倾听了女儿叙述的关于马的种种细节:她怎么喂马、怎么装饰马,怎么每天出去骑马。仅仅谈她的门,就已经让她很知足了。她没有再强迫爸爸真的给她买匹马。但以后,她从图书馆借来了关于马的书,画马的素描,并开始攒自己的零花钱准备给马买块地。几年以后,她申请了一份马场训练员的工作,在那里她可以偶尔骑骑马。14岁那年,她对马的兴趣已经有了,有一天,她宣布她要用买马的钱买一辆边速自行车。 本次活动由朱清林组织+1小时,姜珊珊负责组织材料并上传资料计1小时。本次活动属于公益宣传。

活动相册
参加志愿者(3人)
z*
3.5小时
z*
2.5小时
珊*
1小时